![]() |
|
|||
新華網長春6月5日電(記者張穎)6月6日是中國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對於這個有着2000多年曆史的古老節日,民俗學家提倡用中藥泡腳來紀念端午節最古老的習俗。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曹保明介紹,端午節最初的意義是“毒日”,是民間老百姓爲了防毒、防熱而自發形成的一種自然節日。曹保明說,端午節前後天氣開始炎熱,蚊蟲滋生,容易成爲傳染病的高發時節。古代先民爲了避免疾病的發生,在端午節這一天會爲了去毒而採摘艾蒿等中草藥煮水泡腳,小孩子佩戴藏有硃砂、雄黃、香草的香囊預防疾病,還有人飲雄黃酒和菖蒲酒驅蛇蟲。
“在端午節這一天用中藥泡腳在古代很盛行,尤其是清朝時期,子女給老人們煮水泡腳,從而表達一份感恩之情,父母爲子女泡腳,祈福兒女健康吉祥。”曹保明表示,端午節的這種自然習俗後來逐漸演變成了人文習俗,在中國也有了很多的說法,像有人認爲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有人說是爲了紀念伸張正義的伍子胥,還有人說是爲了紀念孝女曹娥……“從自然習俗到人文習俗,這些都表達了人們對真善美的追求,對傳統文化精神的發揚和傳承。”曹保明說。
“中國的中草藥文化目前正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中藥泡腳是其中一項很重要的內容,我們一定要把這項傳統文化遺產發揚光大。”曹保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