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張發財
考生號房
監獄的“號房”一說源自科舉,考生獨立房間就叫號房。離廁所近的叫底號、窄的叫小號、臨時搭建的叫“席號”,環境極端惡劣。“數百人夾坐,蒸薰腥雜,汗流浹背”,三天考試出來個個活鬼造型。而皇上殿試宮裏廁所不給用就得憋着,於是有人研發憋尿良藥:白煮銀杏果,據說吃完尿不出來,跟三鹿奶粉似的有奇效。
考生安檢
士子進考場,帽子衣服都要單層,所有的服裝都要薄到吹彈即破,硯臺不能過厚,筆管打開灌水。考生進去前全身搜查連內褲都不放過。大冬天也這麼幹,一干考生個個凍得鼻涕橫流,堪稱壯觀。
頭名狀元
中國第一個狀元孫伏伽是隋朝進士,到唐時已經被高祖賞識提拔成了侍御史,後來瞎說話讓高祖給雙規了。他不死心居然以免官身份參加科舉,又中了狀元,當了刑部郎中。然後他又瞎說,高祖又把他給雙規了。
狀元抄寫員
柳公權和王維都是狀元出身,王維混到了四品,柳先生字寫得好,所以一輩子幾乎都當抄寫員了,鬱悶啊。估計他想,早知如此不如把字練成王八樣。柳公權先生的職務大約是九品,從憲宗到懿宗七朝,真的只是皇家抄錄員。戲曲裏面都是杜撰,什麼中狀元之後又當駙馬。中國歷史上真正的駙馬狀元只有唐武宗時鄭顥一個。
先交卷還是後交卷
北宋初年錄取狀元是看誰先交卷,王嗣宗和陳識同一時間交給了趙匡胤,趙先生爲難了不好定奪,出了個哭笑不得的損招——讓他倆對着打,結果王把陳揍趴地上,於是得了狀元。這是《玉照新志》上說的,不知真假。到了宋太宗的時候他把哥哥的規矩活生生扭過來,誰先交卷就把誰趕出去,他說,我出題這麼深你這麼快就答出來?是不是笑話我沒文化?出去!於是錢易哭哭啼啼走了。
“雷”狀元
建文、正統兩朝本來都定下了狀元名字,就是因爲長得難看這事就拉倒了。嘉靖23年定的狀元叫吳情,世宗說,這名太沒含金量了,這樣吧,我昨晚做夢打雷了,你看這些考生裏面有沒有帶雷字的?一查還真有個叫秦鳴雷的。得,就他了。
創意考生
金聖嘆科舉考試總玩行爲藝術,一張考卷沒寫別的,只有四個籲字。他原來不叫這名,考試的時候嫌自己原來的名字土,改名金人瑞字聖嘆。那個時候改戶口真方便呀。
落榜的悲劇
宋太宗時代,孟州士子張雨光沒考上,心情鬱悶喝大酒,醉了躺在街上罵政府,這事情被太宗聽說了,想了想——宰了。
掃地進士
宋朝有個進士樑師成,其身份是太監,徽宗給的名分,然後就當大官了。北宋科考他說了算,想讓誰上大學就讓誰上。他府裏有個掃地的奴役儲宏會拍馬屁,於是老樑給了他進士,想重用他怎奈大字不識一個,也就拉倒了。老儲倒也想得開——用進士身份繼續掃地,兢兢業業、一絲不苟地掃地。
“龍虎榜”的由來
鄉試發榜一般在寅日或者辰日,寅虎,辰龍——這就是“龍虎榜”的由來。若是亥戌日就得叫:豬狗榜。這個不是很美好,也不是很動聽。
考秀才查三代
雍正年間,考上秀才之後就不是平民,但還不能當官,舉人一級纔可以入仕。考秀才必須交代三輩祖宗的職業,小姐、演員、衙門的公差、軍隊服役(不是當兵),這四種人的孩子不能考試。因爲如果得了官要上封三世,這些職業皇家不喜歡。F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