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人民網·天津視窗6月8日電:“衛津河水流動了!”昨天(7日)上午9時許,路過天津市衛津河的行人,只要留意就會發現衛津河水流動起來了。原來,衛津河改造昨天正式竣工,新擴建的明珠泵站、海光寺泵站和雙峯道泵站從昨日起開始工作,衛津河水第一次實現了活水流動循環!
昨天是2011年津沽環保行採訪活動的第一天。在衛津河岸邊,市水務局排管處副處長王令凡向記者介紹說,衛津河是中心城區二級河道,全長11.47公里,從2001年對河道進行改造以來,未進行過大規模河道改造,河內淤泥,河坡破損,特別是衛津河北段的雙峯道至八里臺橋約1.7公里的河道,成爲了“盲腸段”河道,水體無法流動。今年本市對雙峯道至八里臺橋、氣象臺路橋至七孔閘兩段共計5.6公里的河道進行清淤和整治,整個工程包括打壩、調水、清淤、補水等,特別是通過幾個泵站將海河水引入,然後循環一圈後再流入海河,實現了市區內景觀河道活水循環,同時對沿河護砌進行了修補,對護岸泥線進行了清洗,使衛津河重新煥發了活力。
位於第二文化宮對面的護倉河,全長5.4公里,已多年未進行過整治,淤積嚴重,水質極差。護倉河綜合治理和清淤工程被列爲今年中心城區清水工程建設的重點項目,工程包括4.1公里河道清淤和1.36公里河道綜合治理兩部分。近日護倉河綜合治理及清淤工程全部完成,隨後市排水管理部門對護倉河進行了補水,使這條河實現了岸綠、景美、水清的治理目標,大大改善了周邊環境。
在採訪現場,市水務局副局長陳玉恆介紹說,本市從今年開始,投入近百億元實施清水工程,三年對全市河道全部綜合治理,今年本市將綜合治理河道33條、160公里,而且讓改造後的河水都活起來,實現活水循環。(記者張鳴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