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國際原子能機構調查報告:核電站1號至3號機組反應堆燃料棒可能已經熔穿壓力容器,外圍安全殼面臨遭熔穿
日本核能監管機構原子能安全保安院把福島第一核電站輻射泄漏的強度上調至77萬萬億貝克勒爾,相當於先前估算值的兩倍多。
日本政府7日發佈國際原子能機構專家團調查報告,顯示核電站1號至3號機組反應堆燃料棒可能已經熔穿壓力容器,外圍安全殼面臨遭熔穿的嚴重風險。
泄漏量遠超預期
原子能安全保安院6日晚發佈重新分析後的結果,把輻射泄漏最初一星期內向大氣釋放的輻射物質活度從37萬萬億貝克勒爾上調至77萬萬億貝克勒爾。
這一最新估算值與原子能安全委員會先前發佈的估算值63萬萬億貝克勒爾相差不大。不過,這一獨立監督和諮詢專家機構當時是根據核電站周邊檢測到的輻射水平推算出事故發生後頭一個月泄漏量。
原子能安全保安院4月上旬說,泄漏輻射物活度爲37萬萬億貝克勒爾。這與原子能安全委員會估算值相差甚遠,但遠超出核電站事件分級最嚴重程度、即數萬萬億貝克勒爾的標準。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因而把福島事故等級上調至最高的7級,爲1986年蘇聯切爾諾貝利核事故以來最嚴重。
搶修難度猛增
原子能安全保安院發佈對反應堆壓力容器受損時間的評估。
東電先前推斷,1號反應堆壓力容器3月12日早晨受損,2號反應堆壓力容器3月16日凌晨受損。這說明事態變化比東電估計快得多。
更嚴峻的是,熔燬燃料棒落至反應堆底部,使壓力容器底部破損,甚至可能已經熔穿壓力容器底部,落至壓力容器和安全殼之間。
如果燃料棒落至壓力容器和安全殼之間,且持續高溫,可能熔穿安全殼,造成高強度輻射泄漏。屆時,搶修人員無法靠近,作業難度猛增。
這一評估由國際原子能機構專家團赴福島第一核電站調查後作出。日本政府7日向媒體發佈部分報告內容,承認“堆芯熔燬”可能惡化爲“反應堆燒穿”。
管理混亂權責不明
國際原子能機構專家團認定,日本核電體制結構混亂、權責不明,尤其是原子能安全保安院作爲監管機構隸屬於主導核電發展的經濟產業省。
日本首相菅直人5月承諾改革核電體制,打算讓原子能安全保安院脫離經產省,設立第三方機構事故調查驗證委員會,審視福島核事故原因、搶修、居民疏散措施、信息公開等方面。
原子能安全保安院更新泄漏量估算值,恰在調查驗證委員會首次會議前夜。
7日上午會議期間,調查驗證委員會主席、東京大學名譽教授畑村洋太郎當着菅直人的面要求政府檢討。
“核能能量密度極高,非常危險,人們卻一直誤認爲它是安全的,”這名以系統分析失敗原因爲專長的專家說。
□ 胡若愚 (新華社供本報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