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 段毅剛
天津網
訊 城市快報記者 於海珍 在天津新西站交通樞紐熱火朝天建設的同時,坐落在西站主站房東側的天津西站德式小洋樓外檐裝修也在同步進行中。完成修復的西站小洋樓,將作爲鐵路博物館永久保留下來,未來將收集並收藏百年鐵路發展的相關實物、照片等珍貴歷史資料,成爲西站副中心的永久歷史地標。
坐落在新天津西站主站房右側的西站德式小洋樓日前被圍上了腳手架,開始進入外檐裝修。紅磚、尖頂、雕花牆式……西站小洋樓的各部分都散發出濃郁的哥特式建築風格。記者看到,施工人員站在腳手架上,用暗紅色的顏料對小洋樓的牆面進行重新粉刷,小洋樓前的臺階也被進行了修復。施工人員告訴記者,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小洋樓外表破損的地方將被進行逐一修補,力爭恢復小洋樓百年前的原貌。
新聞背景
西站德式小洋樓原是天津西站的老候車樓,由德國人設計,建於1909年8月,距今已有百年曆史,是天津市市級重點(特殊)保護文物和天津市歷史風貌建築,也是全國鐵路樞紐站中修建最早、保留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哥特式建築。爲了滿足天津市西站地區的總體規劃要求,這座小洋樓完成了從原址上向南平移了135米、再向東平移了40米的過程,到達了現在所在的位置,並被擡升了2.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