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明日,2011“關愛桂城”授勳典禮將在佛山市南海區桂城街道舉行。這項被當地民衆稱爲“心靈奧斯卡”的獎項,今年已是第二次頒發,用於表彰在關愛他人、服務社會等領域表現突出的個人、家庭、團體和企業。在此之前,作爲南海中心城區的桂城街道,已連續三年推動“關愛桂城”建設,試圖以此實現“改革社會管理,整合各方資源,重構道德體系”的目標。
面對越來越多元化的社會訴求,如何通過社區道德體系建設,發揮精神力量在社會管理的潤滑作用,已成爲南海基層社會管理中體制創新的重要內容。根據南海區《關於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管理工作的意見》,南海將以“關愛”、“孝德”、“樹本”、“致善”文化爲重點,構建現代社區核心價值觀,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思想道德體系。
南海的思路是,通過機制建設孵化培育一批社會組織,發揮他們在社會管理中的扶持服務作用,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衆參與”的社會管理新格局。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區委書記鄧偉根表示,如何釋放民間力量推動城鄉統籌,通過更有效的資源配置提升城市品質,成爲南海社會管理創新的重要考量指標。
2011“關愛桂城”授勳典禮即將於明日舉行,這項一年一度的精神盛事已成爲桂城市民熱議的話題。很多人對去年的授勳典禮還記憶猶新,10個在不同領域“愛己及人,助人樂己”的個人和團體獲得桂城街道黨工委、辦事處授予的榮譽勳章。這些個人和團體中,有默默資助鄰里而不願透露真實姓名的曾女士、有心懷愛意自強不息的堅強母子、有常年前往貧困地區支教的NGO組織、有建立慈善投入機制的民營企業……
授勳典禮是對這些民間力量的最高肯定。中山大學教授袁奇峯對此評價,桂城是處於城市化進程中的區域,雖然其城市建設還處於起始階段,但卻已經開始了以關愛爲主題的社會建設,這不僅是政府的事,更需要大家一起來努力。
南海希望藉助“授勳”這一形式來表達對公益人士的敬意,並期望以此形成示範效應,拉動民間力量參與社會建設的熱情。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區委書記鄧偉根說,經濟迅速發展,爲何感覺社會管理壓力巨大?GDP高速增長,爲何各種矛盾層出不窮?壓力背後,是公共服務的滯後;矛盾根源,是管理體制的樊籬。在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管理工作中,管理和服務不可分割:社會管理是手段,城鄉統籌服務是目的。
鄧偉根說:“桂城關愛文化和羅村孝德文化,基層最需要這兩樣東西,家庭是社區細胞也是社會細胞,社區和諧首先要家庭和諧,然後學會關愛他人。”正是基於這種考慮,南海在《關於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管理工作的意見》中提出:“加強教育疏導,以‘關愛’、‘孝德’、‘樹本’文化爲重點,構建現代社區核心價值觀,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思想道德體系。”
居家養老、文體娛樂、愛心探訪……諸如此類的社會公共服務,有些看起來不起眼,但卻是和諧社會的“潤滑劑”。有些服務以往政府想管卻總是管不好,而在社會領域卻已有不少團體專注於此。自2009年開始,南海每年都舉行“關愛桂城”義工項目評標會,經過公開答辯和評委評審,參考市場化的競標形式,對參與社會公共服務的個人、企業和社會團體進行資助。
以“關愛桂城”爲樣本,南海正準備扶持一批專業性強、具有社會影響力、公衆認可度高的社會服務團體,以形成社會管理的合力。南海計劃通過降低門檻、簡化程序,搭建孵化平臺,設立扶持資金等舉措,引導社會組織參與公益慈善、居家養老、便民服務、醫療衛生、科教文體等社會服務,並探索實行社會組織備案制和重大活動申報、評估、監管制度,形成民主自律與社會監督相結合的社會組織運行模式。
針對社會組織提供的服務,南海準備出臺政府購買服務相關政策,按照城鄉統籌、政府“團購”的要求,編制政府購買服務“年度目錄表”,並納入財政預算和政府採購範圍。以此建立社會服務購買機制,從而使公共服務走向社會化、專業化和市場化運作,吸引民間資本和社會力量投資或捐助。
此外,南海還計劃推進“社工+義工”服務體系建設,在引入和培育社區專職社會工作人才隊伍時,動員社區黨員、團員、專業技術人士、青少年學生以及離退休人員等加入志願者隊伍,參與社區志願服務,開展“社工+義工”服務,逐步形成“社工引領義工、義工協助社工”的社區工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