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近日,北京海淀區破獲多起利用國外假學歷實施詐騙的案件,有200多名高管身陷假洋文憑的騙局。學歷造假售假屬於多發事件,儘管這次的案件顯示出假文憑買賣在海淀地區已形成地下市場,衆多體面人士身陷其中,但作爲新聞也並不新鮮,人們在經歷了唐駿“學歷門”等太多的事件之後,對這方面的問題已磨練出“處變不驚”的定力。
媒體對這類詐騙案的報道,重點放在揭露打擊製造販賣假洋文憑的詐騙者,這是必要的。假文憑的買賣,有買纔有賣,有賣纔有買,全面打假,兩方面都不能手軟。其中的重點確實應當放在賣方,因爲他們實施的是詐騙行爲,觸犯了刑律。不過,也要看到“蒼蠅不叮無縫的蛋”,買假者之所以上鉤被騙,是他們品德修養上有“縫”,也應當認真吸取教訓,學會做誠實的人、正直的人。
剛好正在讀法國作家魯維洛瓦的《僞雅士》,書中說在中世紀,一些不是貴族的僞雅士渴望獲得貴族的社會地位,分享這個階層的優越性,就藉助多種手段把自己僞裝成貴族,形成了一批假貴族。
用來僞裝的“雅”,其實也因時因地而異。當今,由於在用人問題上,“唯學歷論”的旗幟高張,加之崇洋媚外之風盛行,洋博士、洋碩士的學歷就成了最耀眼的“雅”,在洋學歷上大肆造假者,可以稱爲當代中國的“僞雅士”。
《僞雅士》一書指出,僞雅士利用僞裝雖然一時會得到某些想得到的東西,但是免不了總是處於悲劇之中。因爲他們知道自己總有被揭穿的危險,會被公衆嘲笑。今天,戴上假洋學歷帽子的“唐駿”們,在“面具”被揭開以後,不是也免不了受到嘲笑和諷刺嗎?
實際上,騙人者也是在騙自己。 “僞雅士”因爲“僞”,往往會惶惶不可終日。有首詩寫道:“這需要成年累月的辛苦,這是一種苦役犯的生活。 ”唯有生活在真誠中,而不是生活在謊言中,心靈才能平和安寧。這也是當今走出“學歷門”不再作僞的過來人的體會。
以假文憑做“面具”的“僞雅士”們,要相信社會的判斷力,或遲或早你都會面對這句話:“面具們,我認識你們。”還是早點修補品德上的“縫”隙、棄僞歸真吧,與大衆一起來揭露抵制文憑造假售假的不法勾當。
□江曾培
本欄郵箱:pinglunbu333@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