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黨的生日即將到來,懷着對黨的無比熱愛,衆多津城百姓紛紛以自己的形式來謳歌偉大的黨,表達對先烈的深切緬懷以及對幸福生活的感念。
退休校長辦“紅色個展”
今年73歲的李雪祥退休前是河北工業大學副校長,有30多年的黨齡。退休前後,一生從事金屬熱加工研究的他,出於對黨、國家和人民的熱愛,開始了黨史方面的學習。經過十五六年的蒐集,他從各種雜誌、報紙、書籍中剪下有價值的文字、圖畫材料,總數達2400份之多。其中包括爲革命事業出生入死的先烈事蹟,抗日、解放戰爭的內容以及改革開放取得的發展和進步等資料。眼看自己的收藏越來越豐富,這位退休校長萌生了辦“紅色個展”的念頭。他將所有的資料用數碼相機一一翻拍,沖洗出來,然後將照片貼在A4複印紙大小的塑料板上,這樣,一塊塊展板便製成了。從5月18日開始,李雪祥在紅橋區西沽公園辦起了展覽。每天早上不到七點鐘,他便帶着自己的展品來到公園內,在遊客、晨練者的幫助下,在樹上、走廊上懸掛那些珍貴的紅色歷史教材。他一星期有六天在此辦展覽,據粗略統計,前來參觀的市民已有五六千人。
“雍陽三耆”辦集報展
武清區有三位“老者”:73歲的張洪生,70歲的丁俊巖和57歲的劉集生。他們三人的年齡加在一起恰好是200歲。這三個人有着共同的愛好:至今均已集報30年以上。三位好友給自己起了個頗具古風的雅號:雍陽三耆。黨的第90個生日即將到來,“雍陽三耆”也沒閒着。從4月底,他們就開始在武清區周邊的各個社區居委會、街道辦事處以及一些企事業單位展出自己的集報。他們的集報展已經進入6所中小學校。日前,記者在對“雍陽三耆”進行採訪時,他們剛剛在楊村第九小學布完展。“雍陽三耆”在展覽中均有自己的重點,彼此之間並不重複:劉集生的剪報爲黨的一至十七大的簡介,黨和國家一些劃時代重要會議的內容、圖片及一些偉人的相關報道和圖片;丁俊巖的剪報爲1919年至1976年關於毛主席的各種照片和報道,以及其逝世後全國人民的哀悼場面,總數達五六百份;張洪生的剪報爲武清本地域的第一個黨支部、第一位黨員以及如今各班子成員的情況。
音樂愛好者自創紅歌
家住寧河縣蘆臺鎮的王連山雖然從小就喜歡唱歌,但從未接受過正規的聲樂學習和訓練。然而,經過多年的自學,他如今已具備譜曲、作詞的能力,迄今已創作歌曲十餘首。從去年開始,他從多方面汲取靈感,創作了《黨像紅旗永不落》、《媽媽教我跟黨走》兩首紅歌。昨日,王連山用渾厚的嗓音爲記者演唱了這兩首意蘊深遠、音調鏗鏘的紅歌。他表示,由於沒有學過樂器,自己在創作歌曲時,每想到一個調子,便用定音器將調子定下,再進行譜寫,然後在一遍遍的哼唱中進行修改。就是在如此的精雕細琢中,他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並獲得了歌友的一致好評。王連山表示,自己的作品是真摯的,表達着對黨和祖國的熱愛。至今,他仍然在時時刻刻追尋靈感,爭取創作更多的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