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去年首屆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幫助15.6萬貧困戶、69.3萬羣衆脫貧致富,省政府昨召開新聞發佈會提出
扶貧捐款不得“逼捐”扶貧捐款不許搞硬性攤派,不得采取扣發工資、津貼的做法;不得對沒捐款和少捐款的幹部職工進行處罰;不得截留或擅自使用代收的募捐款物,堅決杜絕變相攤派和逼捐行爲。”
27日下午,記者從廣東省政府組織的扶貧濟困新聞發佈會上獲悉,去年首屆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取得顯著成效,有效地幫助了全省15.6萬貧困戶、69.3萬羣衆脫貧致富。
廣東省民政廳廳長劉洪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廣東省扶貧濟困日活動社會捐贈是遵循自願原則的,對於個別單位的“逼捐”行爲,有關部門將予以打擊。 認捐30億到賬近八成劉洪介紹,去年首屆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截至今年5月底,去年認捐的30億元中已有23.13億元到賬。這些基金將全部用於支持全省3409個貧困村的扶貧開發工作。
根據全省交叉檢查的情況,截至目前,全省扶貧開發“雙到”工作新增勞務輸出33809人,新增扶持發展集體經濟項目1687個,新增解決住房困難戶3080戶,落實幫扶資金71076.8萬元,其中幫扶到戶資金23659.4萬元。
據介紹,去年全省還統籌了2.03億元,解決了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用於幫扶37個相對困難的貧困村;二是推動清遠市高寒山區搬遷安置試點工作;三是資助已列入廣東省26個第一、二批新農保試點縣區“雙到”貧困村內的貧困戶60歲以上貧困老人蔘加新農保;四是扶持引導100個省級整村推進幸福安居工程示範村建設。 四個“不得”打擊逼捐扶貧濟困、樂善好施本來是廣東人的美德,但在去年的扶貧濟困日活動中個別單位和個別地區出現了“逼捐”的行爲,這種嚴重錯誤的做法在廣大幹部羣衆中產生了極其惡劣的影響。
針對這一問題,劉洪表示,廣東省扶貧濟困日活動社會捐贈是遵循自願原則的。今年省委、省政府兩辦通知特別強調四個“不得”準則,即任何單位不得硬性下達捐款指示,不搞硬性攤派;不得采取扣發工資、津貼的做法;不得對沒捐款和少捐款的幹部職工進行處罰;不得截留或擅自使用代收的募捐款物,堅決杜絕變相攤派和逼捐行爲。 出臺《辦法》規範捐贈管理關於捐助物資的使用情況,劉洪介紹說,去年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捐贈款物的接收和分配使用情況,相關部門曾多次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及省慈善總會和省扶貧基金會按照規定公開捐贈款物接收使用情況,目前省慈善總會和省扶貧基金會已在其網站上公示了款物的分配和使用情況。
劉洪稱,捐助還將按照尊重捐贈者的意願,自行選擇捐贈接收單位,“誰發動,誰聯繫,誰簽約誰接收捐贈”的原則,由省紅十字會、省慈善總會、省扶貧基金會按任務分工合作,切實做好捐贈接收工作。同時,還要及時做好接收款物情況的公示工作,接受社會監督。
另據瞭解,爲規範捐贈管理辦法,省政府研究制定了《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捐贈管理暫行辦法》,將於近期出臺。(張小磊、馬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