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事故現場 |
|
| 事故現場 |
|
| 7月5日,傷者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急診室接受檢查。 |
|
| 7月5日,傷者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急診室接受檢查。 |
|
| 圖據中國廣播網 |
|
| 圖據中國廣播網 |
|
|
|
| 圖爲地鐵4號線動物園站 |
|
| 北京地鐵4號線發生電扶梯故障 |
|
| 北京地鐵4號線發生電扶梯故障 |
|
| 事發現場。 |
|
| 醫院中等候救治的傷員。 |
|
| 圖爲傷者等待治療。 |
|
| 事故現場 |
|
| 事故發生後地鐵四號線動物園站內情況 |
|
| 發生事故的地鐵四號線動物園站入口被封閉 |
|
| 事故發生後,地鐵四號線動物園站A口被封閉 |
|
|
| 5日,地鐵四號線動物園站A出口上行自動扶梯發生故障,正在搭乘電梯的部分乘客出現摔倒情況 |
|
| 一位乘客腳受傷 |
質疑:有關方面的“預案預在哪裏”?
追問:都市公共安全事故咋一再發生?
5日9時36分,北京地鐵四號線動物園站自動扶梯發生故障,造成1人死亡,3人重傷,另有27人輕傷,已有9名輕傷者出院。據瞭解,遇難者爲一名13歲男孩。他原本是要和父親、姐姐去動物園。
自動扶梯突逆行
20多名乘客摔倒
事件的目擊者、4號線動物園站A出口外自行車停放處的管理員告訴記者,事發時,A出口的上行電梯突然發生倒轉,變成了向下運動,當時正在乘坐電梯的20多名乘客摔倒,並造成了擠壓。
一名傷者告訴記者:“電梯本來是向上走的,突然間變成向下走,手扶皮帶也向下走了,很多人倒在電梯下,人壓人成了一堆,那個死去的孩子和他的父親被壓在最下面!”這名傷者說,他原計劃帶孩子到動物園玩耍,在事故中扭傷了腳,擦傷了胳膊,所幸孩子沒有大礙。
遇難男孩
記者瞭解到,遇難的13歲男孩也是隨父親去動物園玩耍的,他來自安徽,同行的還有父親和姐姐。在事故中,男孩爸爸背部、左側手臂和腿部受傷,14歲的姐姐頭部重傷,在北京兒童醫院PICU病房接受治療。
男孩爸爸吳先生說,趁着暑假,他帶兩個孩子到北京旅遊,前兩天參觀了天安門廣場等景點,當天打算去動物園,沒想到在地鐵裏坐電梯遭遇不幸。吳先生說,他和兩個孩子當時在電梯靠後的位置,事故發生後,前面的人倒了下來,“我兒子壓在我身邊,頭撞破了,不停的流血。”
半小時後,吳先生的妻子等4位家屬從安徽老家趕到。得知失去了兒子,孩子母親當場癱倒,邊哭邊說:“兒子沒了,兒子昨天晚上還給我打電話,他說‘北京太好玩了,媽媽你怎麼不來。’”
尚未出站“禍從天降”
扶梯齒輪傳出咔咔咔
事件發生後,有20多名傷者被送到人民醫院,在醫院清創縫合室門前,一位戴眼鏡的中年女士躺在手術牀上,滿嘴都是血,疼得她直流眼淚。這位女士旁邊的另一張牀上躺着一位10歲女孩,女孩的父母和奶奶告訴記者,他們從黑龍江來北京旅遊,本來想去動物園玩。“當我們要從A口出來時,就聽到‘咔’的一聲,正在向上走的電梯突然往下開起來。那老高老陡的電梯上,所有人都站不住了,往下滾。我家孩子被壓在下面,現在腰疼,動不了。”
一位傷者的家屬齊先生說,他的母親和姑姑當時正在電梯上,膝蓋和腰部扭傷。他聽到的情況是,事發時電扶梯齒輪打滑,傳出咔咔咔的聲音。過了約2秒鐘,原本上行的電扶梯像失重一樣往下落,最終導致多人受傷。一位傷者說,“今天本來是去動物園的,還沒出站‘禍從天降’,真沒想到會碰到這‘百年不遇’的倒黴事。”
事故電梯仍在質保期
上月剛做了例行檢查
12時許,北京市通報,電梯故障原因正在調查中。京港地鐵公司表示,已啓動相關應急預案。京港地鐵公司新聞發言人楊苓說,將負責傷者檢查、救治、治療等相關費用,待事故原因調查清楚後,再對賠償等問題進行處理。不過,對此一位傷者家屬稱“賠償不能彌補我們的傷痛!”楊苓表示,出事故的電梯爲奧的斯公司生產,該電梯目前仍在質保期內。6月22日,生產廠家剛剛進行了例行檢查和保養。目前京港地鐵公司已在第一時間停運了全線所有事故品牌電梯,並徹查事故隱患,確保正常運營不受影響。
每次發生突發事件,有關方面總表示“已經啓動應急預案”,但“預案預在哪裏”?
黑色記憶
北京地鐵三年前
曾出現電扶梯事故
這並不是北京地鐵系統第一次發生電扶梯故障。2008年3月4日上午8時30分左右,北京地鐵東單站5號線換乘1號線的南側通道內,水平電動扶梯突然傳出異響,乘客們驚慌失措,發生踩踏事故,至少造成11人受傷。
深圳電梯逆行
致24人受傷
電梯逆行事故並非首次發生。去年12月14日,深圳地鐵1號線國貿站一臺上行“奧的斯”自動扶梯發生運行故障,突然逆向下行,致使24名乘客受傷,其中包括一名孕婦。
公共安全事故
爲何一再發生?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城市軌道交通專業委員會主任高毓才坦承,北京地鐵運營情況表明,地鐵在規劃和設計上滯後於城市及人口的飛速發展。事故背後反映的是地鐵交通人流過大,系統不堪重負;應該採取必要的手段,限制或減少地鐵的人流量。
“這本是不應該發生的慘劇。”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表示,首先要拷問公共設施建設的質量問題。“在公共場所的建設中,爲了利潤,商家會不會花高價買質量最好的設備?往往商家認爲,發生事故是小概率事件。”
竹立家指出,目前我國地鐵、鐵路等公共設施工程大量上馬,對公共設施質量的放鬆,將會造成嚴重的隱患。如果不重視這個問題,有可能導致類似事故的頻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