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據報道,在4日舉行的日中外長會談上,雙方就包括東海和南海在內的“亞洲之海”的安全問題出現了明顯分歧。兩國構建信賴關係的道路依然漫長。
不過有意思的是,據美國華爾街日報5日根據維基揭祕公佈的相關外交電文報道,在日本國內警惕中國“海洋擴張”氛圍濃厚的大背景下,美軍在日本的駐紮地——沖繩的居民卻表現出不同看法。來自美國駐日使館的外交電文顯示,沖繩人並未將中國不斷增長的軍事力量視爲一種安全威脅;相反,從歷史上看,日本和美國對衝繩造成的傷害比中國要大。
海洋主張針鋒相對
據報道,在會談中,松本剛明強調“航行自由”,稱日本從中東進口原油,南海則是海上航線要地,表示“航行自由、海上安全是國際社會的關心事項”。楊潔篪則反駁稱,航行自由和主權問題是兩回事。中方對此則始終堅持“領土問題不受航行自由問題影響”的主張。會談時間比原計劃延長了約1小時。
報道援引日本外務省官員的話稱:“如果中國在南海局勢上掌握主導權,那麼中方在位於東海的尖閣諸島(中國釣魚島)和油氣田問題上也將展開攻勢,這幾乎是確定了的。(南海問題)不是(與己無關的)別人的事情。”
順此思路,日本一直在與東南亞國家保持密切接觸。6月2日,越共書記處常務書記張晉創應邀訪日。日本首相菅直人和民主黨代理代表仙谷由人等相繼與其會晤,在“確保航行自由”的大旗下,非正式地溝通了就南海局勢緊密合作的計劃。6月17日,菅直人與東盟輪值主席國印度尼西亞總統蘇西洛會晤,就爲確保海洋安全而合作的計劃達成了一致。在6月21日的日美安保磋商委員會(2+2)會議上,日美公佈了明確寫有“敦促中國遵守國際行動準則”的共同戰略目標,給人以範圍從東海擴大至南海的印象。
沖繩人對中國更有好感
維基揭祕日前公佈了美國駐沖繩首府那霸的領事館2006年4月26日所發的一份電文。電文說,儘管中國在包括沖繩附近水域進行的經濟和軍事活動迅速增多,但沖繩人稱他們並未像美國和日本那樣覺得中國是一種威脅……這是導致當地人對美國在沖繩軍事基地所持態度的一個因素。
上述由美國駐那霸領事館總領事托馬斯·裏奇簽署的電文說,沖繩人對中國缺乏恐懼感與沖繩和中國的歷史聯繫以及沖繩和中國因雙方都一直受到日本的惡待而產生的相互親近是相符合的。
電文詳細羅列了與沖繩當地權威人士的大量談話內容,這些談話顯示,在沖繩眼裏中國威脅基本等於零。
電文在談到美方人員2006年3月與日本前社會黨議員、當時正競選沖繩市長的東門美津子展開的一場討論時說,“我們問道,爲何看一眼沖繩周邊地區圖以及當前那些有關中國實力擴張的報道都未能給沖繩人提供足夠的信息,使其形成自己的判斷。”東門美津子回答說,日本政府和美國政府就像那個喊狼來了的孩子,他們把矛頭指向中國,聲稱可能會發生某些可怕的事,但從來沒有任何可怕事情發生過。東門美津子說,沖繩人沒有受到中國人入侵的困擾。電文還援引東門美津子的話說,從歷史上看,日本和美國對衝繩造成的傷害比中國以往對衝繩的傷害要大。
電文指出,近年來沖繩和中國之間發生了許多友好交流,電文還將中國對衝繩的態度以及沖繩當地媒體報道中對中國的態度作了對比。電文說,沖繩對中國的看法不同於日本其他地方並非完全是因爲歷史和情感;沖繩人持這種態度是有其現實用意的。那些聲稱未感到有來自中國威脅的沖繩人常常以此來支持他們有關美軍基地應撤出沖繩的看法。比如,當東門美津子被明確問到中國在沖繩附近的軍事活動時,比如2004年11月的中國潛艇事件,她勉強承認,這一事件令人遺憾。但她又急忙補充說,僅憑這一事件並不足以證明美國軍隊和美軍設施集中在沖繩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