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非常案件
本報記者徐偉本報通訊員魏傑歐明豔
“我可以保證把你兒子弄進××軍校讀書,而且是讀5年拿研究生文憑的那種。” 家長將信將疑:“我兒子成績不是很好,體型也有點偏胖,有問題沒有?” “那沒問題,只要分數上了專科線就行了,體檢的時候我有熟人,能夠幫忙。” 家長又問:“具體是怎麼操作的啊?” “這些事情你就不便多問了,涉及上層了,只要給你辦好就行了,花費在25萬元左右。” 這是發生在王山山(化名)的父親與詐騙嫌疑人鄧成(化名)之間的一段真實的對話。 記者今天從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獲悉,該院開庭審理了這起受害人數達40餘人、涉案金額高達600餘萬元的詐騙案。
打保票籤合同
入軍校5年獲碩士文憑
那是2007年的5月,王山山即將高中畢業。因爲成績不好,父母擔心他難以考入一所好大學。這時,王山山的姑父告知他父母一個消息,在某校任體育老師的鄧成社會關係廣,能辦理學生入讀軍校。
對於望子成龍的王父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兒子如果可以躋身軍校學生行列,簡直就是爲他的人生打造了一條黃金大道。於是,王父不假思索,便委託姑父請鄧老師幫忙。鄧老師爽快地答應了王家的請託,並聲稱,“××軍校正好要進一批學生,進去後學習5年就能獲得研究生學歷。在此期間,學生屬於正規軍籍生,享受同統招生一樣的待遇,並且畢業後直接安排進部隊工作,總共只需花費25萬元”。
不僅如此,鄧成還對王山山的父親保證,如果有什麼疑慮,可以簽訂協議。鄧拿出一份協議給王父,協議上寫明:由鄧成負責將王山山辦入××軍校學習5年並獲得研究生學歷。同時,雙方還在協議書上約定:如果鄧成未能履行這些事情,除了賠償王家全部費用外,還補償10萬元的違約金。
爲了讓王父吃上最後一顆定心丸,鄧成還主動在協議書的背面寫了一張金額爲5萬元,歸還日期爲2008年12月底的借條,並把自己的銀行卡賬戶號寫在了上面。
經過這幾個回合下來,王父算是徹底相信這個鄧老師了。之後,王父便拿出家裏全部積蓄及親友們的借款,先後共打了22.5萬元到鄧老師的賬戶上。
畢業時夢醒
僅僅拿到成人教育文憑
到了9月開學季,王父便接到鄧老師通知,要其帶着兒子到西安某賓館報到,鄧老師安排了自稱爲某軍區領導辦事的史某予以接待,史某將王山山父子倆帶到了××軍事訓練培訓基地。看到執勤的哨兵,穿着軍裝訓練的學生,王父放心地回家了。
在培訓期間,王山山領到了鄧成等人爲其僞造的軍官證、學歷證、入學通知書等,一個月後便以某部隊醫院醫士的身份在××軍校報到入學。
入讀××軍校後不久,王山山發現用鄧成等人發的“軍官證”在銀行開不了戶、買不了機票,自己也沒有其他學員都有的津貼……王山山便鬱悶地向父親訴說,父親連忙找到辦理兒子入讀軍校的鄧成詢問,鄧成稱:不用擔心,發津貼的手續正在辦,馬上就會發!軍官證需要換新的才能在銀行開戶、買機票……隨後,鄧成等人自掏腰包爲王山山發放了幾次津貼和幾套軍裝。
就這樣瞞瞞騙騙過了3年,王山山畢業了,但是拿到的僅僅是一張成人教育函授文憑,與鄧成當初承諾的“入讀軍校、享有軍籍”相差甚遠。但是王家還抱有一絲希望——等着進部隊工作。然而,最初拍着胸脯保證的鄧老師卻沒有能力實現他當初的承諾,“進廣州軍區”、“到北京工作”……一個個夢都相繼破碎。一拖再拖,王山山的工作完全沒有着落,父親越來越焦急,王山山也越發覺得迷茫。
美夢過後一場空,王家人幡然醒悟,回過頭來才發現,愛子心切的父親和還未涉世的王山山陷入的是不法分子精心設計的騙局。王家付出了大量錢財,兒子花費寶貴青春年華換回來的,竟是鄧老師開出的空頭支票。到頭來,沒有正規學歷、沒有工作的王山山只能重返高中復讀。
軍裝津貼是幌子
4年時間矇騙了40餘人
隨着鄧成的落網,其精心編制的高校招生的驚天騙局被徹底揭開。
在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庭審期間,公訴機關指控,在2007年到2010年短短3年間,鄧成等人用與上述相同的詐騙手段,共詐騙考生家長600餘萬元,被害人達40餘人。鄧成等人編造能辦理學生入讀普通高校、軍校,享有統招生待遇、畢業後安排進部隊當幹部等謊言,收取幾十名學生家長數百萬錢財大肆揮霍。
鄧成等人在庭審時也承認:“搞軍訓是騙取家長和學生的招數之一”、“軍官證是僞造的”、“津貼是我們爲製造假象自己發的”、“軍裝也是我們發的”、“有軍籍、畢業分配到部隊工作都是虛構的”……
得知這些消息後,王山山等受害人失聲痛哭,令人不勝唏噓。因爲被鄧成等人愚弄、欺騙,他們的家庭背上了沉重的經濟負擔,他們自己更是在這個騙術裏面虛擲了最爲寶貴的青春年華。
本報重慶7月7日電
案意
審理此案的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法官李毅告訴《法制日報》記者,在歷年來的招生詐騙案中,詐騙嫌疑人正是抓住了考生家長望子成龍的心理,採取了殺熟或在網絡、手機上發佈虛假招生信息,吹噓掌握“內部指標”、擁有“過硬關係”,可以將高中生、高考落榜生送入軍校、普通高校“享受統招生、軍籍生待遇”、“畢業安排到部隊工作”等手段,實際採用僞造證件、錄取通知書、部隊公文及將少數學生送入普通高校或混入軍校接受成人教育等方式,矇騙家長。
法官爲此提醒廣大家長和考生,一定要通過權威渠道瞭解各種招生信息,千萬不要相信所謂的“內部指標”,各高校的招生詳細信息均可在各省高校招生辦公室查到,千萬不要輕信各種“關係”。否則,不僅將損失錢財,更會耽誤考生的大好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