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隨意佔道、亂擺亂放、丟棄垃圾、烏煙瘴氣……即使是在市區中心,在個別時段的個別地方,我們對馬路上的煎餅果子攤、燒烤攤、大餅雞蛋攤等流動食攤並不陌生。然而,在東麗區華明鎮,所有流動食攤不僅都更換成統一的便民餐車,而且全部搬進社區。不僅讓百姓出門便可以買到食物,而且還讓馬路變得乾淨整潔,羣衆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統一管理催生便民餐車
2008年以前,擁有5萬餘名常住居民的華明鎮,也像其他地方一樣因爲一些流動食品攤位而常常顯得凌亂不堪。尤其是在居民小區、學校及一些大單位門前,常常是車堵車,人挨人,亂成了一鍋粥。在這種情況下,該鎮綜合執法大隊決定改變這一狀況。可是,將流動餐車完全取締是行不通的,因爲確實是老百姓所需要的。最好的辦法是統一進行管理,並將之由馬路上搬進社區中。這樣,不僅讓百姓出門便可以買到食物,而且還讓馬路變得乾淨整潔。在綜合執法大隊的多方協調下,4輛經過精心設計的便民餐車被廠家製造出來,並以“澤園”爲試點進入該小區。便民餐車廣受居民好評,而4位攤主也結束了與執法人員游擊戰的“職業生涯”。此情此景,不由得讓其他商販豔羨。一打聽,這車幾乎就是成本價賣給大家的。於是,大家的積極性被調動了起來,總共有38輛便民餐車很快取代了過去的那些“散兵遊勇”,進入該鎮的各個小區。
二代便民餐車閃亮登場
38輛便民餐車進入社區後,大家下樓就能買到想吃的食品,而且過去破舊、髒兮兮的各種各樣的餐車,如今變成了統一的不鏽鋼材質的車輛,美觀大方,並且在衛生方面更是跟過去不可同日而語。而馬路上,再也見不到過去食品流動攤位擁擠,人們在馬路上爭買“飯食”的場面。不僅如此,華明鎮綜合執法大隊又組織這些食品商販一同到區衛生監督所進行體檢後辦理了健康證,同時又爲他們統一購置了服裝。此種措施獲得了“雙贏”,不僅羣衆拍手叫好,商販們更是舉雙手歡迎。
“便民餐車”實施三年之後,很多“一代便民餐車”已經出現問題,華明鎮綜合執法大隊在衆多商販的要求下,又聯繫有關廠家,共同研製出了“二代便民餐車”,將整個車體變成了一個封閉式的亭子結構,其中竈臺、抽屜、儲物櫃等一應俱全,商販可以在其中安然售賣,再也不怕風吹雨淋,再不會將垃圾丟棄在外了。從7月1日開始,“二代便民餐車”已陸續“上崗”。
“城管”和商販成了朋友
通常,人們認爲綜合執法人員是進行管理的、處罰的、糾正的,理應板着一副“冷”面孔,而華明鎮的綜合執法工作卻告訴我們,綜合執法管理是可以變成這樣的:讓對方改正,可以疏、可以導。“城管”和商販是不必“對着幹”的,二者完全可以融洽相處,只要工作方法得當,只要一切都是爲了百姓着想。記者在採訪“便民餐車”中瞭解到,華明鎮的綜合執法隊員經常“義務”拉商販們到衛生監督所進行體檢,如果他們的餐車出現問題,也經常聯繫廠家免費幫助修理。在這樣的工作方式下,很多執法隊員和商販都成了朋友,商販們不僅對他們進行稱讚,很多人更是送來錦旗,表達自己的感激。
王學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