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人民網北京7月11日電 (記者盛卉)國家行政學院常務副院長、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魏禮羣10日在第二屆中國行政改革論壇上指出,地方性規劃與全國性規劃脫節、專項規劃與整體規劃脫節、年度計劃與中長期規劃脫節,嚴重影響了各類規劃在指導轉變發展方式中發揮應有作用。因此,應當深入研究、深化改革,切實完善各類規劃性質、功能及其相互關係,以有效發揮各類規劃的應有作用。
談及造成各類規劃之間脫節的原因時,魏禮羣說,由於行政體制和各類規劃制定程序、批准權限不同,地方各級人大會議通過各級地方規劃在前,全國人大會議通過全國規劃在後,各級整體性規劃需要同級人大批准,專項規劃由同級政府或者相關部門批准,這樣就實際上形成兩個規劃體系,以致造成地方性規劃與全國性規劃脫節、不少地方規劃往往偏離國家整體規劃的要求,不少專項規劃與整體規劃脫節、年度計劃與中長期規劃脫節。
魏禮羣指出,“完善國家規劃體系”,這是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的要求,是推進行政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要正確規範各級各類發展規劃功能,特別是合理規範國家規劃與地方規劃、整體規劃與專項規劃、中長期規劃與年度計劃以及理順它們之間的關係。從我國各級各類規劃的性質和功能看,中央和地方各級制定的整體性規劃、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都要經過同級人大會議審議批准,因而都具有法律效力,都應當貫徹執行,以體現規劃和計劃的權威性、指導性。
除了上述要處理好各類規劃之間的關係之外,魏禮羣還建議必須正確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中央與地方的關係以及行政體制改革與其他改革的關係,以共同促進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更大進展。
魏禮羣表示,“十二五”時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任重道遠,推進行政體制改革意義重大。必須按照中央要求,以更大決心和勇氣堅定推進行政體制改革,更加重視改革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明確改革優先順序和重點任務,深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爭取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爲促進科學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實現國家現代化提供良好的體制制度和保障。
國家行政學院常務副院長、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魏禮羣10日在第二屆中國行政改革論壇上發表了題爲《推進行政體制改革 促進發展方式轉變》的主旨演講。他認爲,多年來,我國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不斷取得新進展,爲經濟總量和發展水平的大幅躍升,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從總體上看,轉變發展方式進程緩慢,甚至有些方面的問題越來越突出。
魏禮羣強調,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既需要轉變發展觀念和發展思路,更需要靠深化體制改革,尤其需要推進行政體制改革。理論和實踐都表明,經濟發展方式能否實現根本性轉變,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行政體制改革能否取得實質性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