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爲紀念衛國戰爭爆發70週年及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犧牲的蘇軍烈士,6月22日至23日,以“2011——紀念”爲主題的國際展覽會在
俄羅斯
莫斯科馬涅什中央大廳舉行。爲宣傳
中國
政府在保護在華蘇軍烈士紀念設施方面所做工作,傳承中俄友誼,中國政府派工作組參展,我有幸作爲其中一員見證了此次展會盛況。
爲準備此次展會,工作組精心設計,通過展板、紀錄片和宣傳冊的形式記錄蘇聯軍民對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時期的援助以及中國政府爲保護在華蘇軍烈士紀念設施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工作。一幅幅畫面、一張張照片爲我們再現了當年中蘇軍民並肩戰鬥的難忘歲月。
66年前,約160萬蘇聯紅軍將士遠赴中國東北戰場,同中國軍民肩並肩對日作戰,爲中國人民奪取抗日戰爭最終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許多優秀的戰士在中國大地上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中國政府和人民在他們曾經戰鬥和犧牲的地方興建了烈士紀念設施,以此銘記他們用生命鑄就的歷史功勳。
展會吸引了各界人士前來參觀,其中包括老紅軍、烈士親屬、學生、軍人等。他們不時在展位前駐足,瀏覽每一張畫面,閱讀每一篇文字。當一位女士在紀錄片中看到她親屬的照片時,激動地拿起相機,想記錄這張永恆的照片,並請我們多發幾本宣傳冊,以便她帶給家人翻閱。一位先生因聽力不好不便交談,便在紙上寫道:“在取得對德戰爭勝利後,我岳父便轉往中國戰場參加抗日戰爭。”隨後,用生疏的中文寫着:“中國很好”。不少前來參觀人士向工作人員詢問蘇軍烈士紀念設施在中國被保護情況,並對中國就此所做工作表示感激。
隨着中俄
戰略
協作夥伴關係的不斷髮展,雙邊各領域合作與
交流
也日益深入。自2003年以來,中俄
外交部
就在華蘇軍烈士紀念設施問題共舉行8輪磋商。雙方本着睦鄰友好的精神,開展了富有成效的工作。經中俄雙方共同努力,內蒙古、黑龍江、遼寧等地多處蘇軍烈士紀念設施得到重新修繕、整飭一新,長眠於此的烈士英靈得以安息。這些蘇軍烈士紀念設施已成爲加深中俄友好交流與合作、增強兩國人民友誼的紐帶與橋樑,對促進兩國關係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
2010年,胡錦濤主席在會見曾參加過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俄羅斯老戰士代表時表示,“中國人民高度評價蘇聯軍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發揮的重大作用,始終牢記蘇聯軍民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決定關頭向我們伸出了援助之手。”66年來,中國政府和人民始終深切緬懷爲抗日戰爭勝利獻出寶貴生命的中俄英烈,永遠銘記他們用生命鑄就的歷史功勳。
66年來,中國政府和人民一直精心保護着中國大地上的蘇聯紅軍烈士紀念設施。許多人自發爲蘇軍紀念設施守護,幾十年如一日,無怨無悔。
如今,抗日戰爭的硝煙已經散去,但中俄兩國人民在那場戰爭中用鮮血和生命凝結成的深厚友誼仍歷久彌堅,這是中俄世代友好的堅實基礎。中國政府和人民永遠銘記在中國大地上犧牲的蘇聯紅軍烈士,銘記偉大英烈的歷史功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