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由網易舉辦的“公民閱讀”圖書推薦及評選活動上週發佈了2011年度第一期十大好書榜單:《公正》、《從“東歐”到“新歐洲”》、《在德黑蘭讀〈洛麗塔〉》、《思想與鄉愁》、《尋路中國》、《巨流河》、《讓人民自由:民主的歷史》、《辯論“中國模式”》、《民主的意義及民主制度的脆弱性——迴應托克維爾的挑戰》、《理性選民的神話》。
網易“公民閱讀”圖書推薦及評選活動旨在提升公民閱讀的質量,推動公民社會理念。爲此,網易讀書頻道特別邀請胡泳、蔣方舟、廖偉棠、劉檸、劉瑜、蘇小和、熊培雲、許知遠、王建勳、王曉漁、張鐵志、張曉舟等12位知識分子,爲讀者定期提供一份好書書單。
“公民閱讀”推薦評委王曉漁認爲:“公衆成爲公民,閱讀必不可少。我上大學時印象最深的幾本書是當時比較流行的《顧準文集》、《王小波文集》等,對我們那一代大學生來說,讀過這些書和沒讀過這些書會有根本性區別。今天我們希望通過公民閱讀創造更多的‘豔遇’機會,讓更多的朋友在關鍵的年齡能遇到它們,通過‘豔遇’般的閱讀,讓公民意識落地生根。”
評委王建勳希望“公民閱讀”能夠引導或者說幫助愛書的朋友們找到某種意義上的精神家園,雖然它不能代替一個人的獨立閱讀品位。
作爲網易“公民閱讀”圖書推薦及評選活動中最年輕的評委、22歲的蔣方舟說:“這次評選活動評委推薦的書有很多都具有學術思想啓蒙意義,這些書對於像我這樣年齡的年輕人非常合適,我覺得90後也到了一個有思想訴求的階段,這與知識結構無關而與成長有關,思想啓蒙也是一種生理需要。” F158
2011“公民閱讀”第一期十大好書
1.《公正》
邁克爾·桑德爾著 朱慧玲譯 中信出版社
劉瑜推薦語:此書展示:第一,真正深刻的道理一定是樸素的;第二,樸素的道理不會是非黑即白的。一種正義觀和另一種正義觀之間的衝突往往不是善惡之爭,而是“諸善之爭”。
2.《從“東歐”到“新歐洲”》
金雁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
劉瑜推薦語:用一種歷史敘事夾雜着理論分析和旅行遊記的方式,金雁給我們呈現了一個走出歷史的陰影逐步“正常化”的中東歐。
3.《在德黑蘭讀〈洛麗塔〉》
(伊朗)阿扎爾·納菲西著 朱孟勲譯
上海人民出版社
王曉漁推薦語:一位伊朗文學教授被大學辭退之後,在家裏開設“私塾”,邀請六七個昔日的學生每週到她家討論《洛麗塔》、蓋茨比、詹姆斯、奧斯汀……通過個人對精神的堅持,試圖恢復日常生活的基本倫理。
4.《思想與鄉愁》
崔衛平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
張鐵志推薦語:崔衛平以文學、電影和現實爲文本,探究了這個社會中貧乏的倫理與公民精神。
5.《尋路中國》
彼得·海斯勒著 上海譯文出版社
胡泳推薦語:彼得·海斯勒(何偉)的書給出了一個極佳的隱喻:中國在路上,但很少中國人對路規有把握。
6.《巨流河》
齊邦媛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王曉漁推薦語:《巨流河》喚起我的文化鄉愁。
7.《讓人民自由:民主的歷史》
(美) 約翰·鄧恩著 尹鈦譯 新星出版社
張鐵志推薦語:本書深入淺出地講述“民主”的魔幻身世,以及到底何謂民主。
8.《辯論“中國模式”》
丁學良著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蘇小和推薦語:丁學良先生的思考,就是站在政治學、國際關係學和經濟學的多重路徑上,對今天中國發展進行的一次綜合性、非學院性質的工作。
9.《民主的意義及民主制度的脆弱性——迴應托克維爾的挑戰》
奧斯特羅姆著 李梅譯 陝西人民出版社
王建勳推薦語:渴望成爲自己主人的朋友,不可錯過此書。
10.《理性選民的神話》
(美)布賴恩·卡普蘭著 劉豔紅譯
上海人民出版社
劉瑜推薦語:作者試圖展示爲什麼代議民主制中選民在經濟問題上會經常犯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