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據報道,河南潢川縣近日出現大面積民衆腹瀉,部分居民將原因歸結爲自來水受到污染。縣委宣傳部一位副部長迴應稱,沒有出現大面積腹瀉現象,自來水檢測合格。河南省衛生廳派出的專家組初步調查顯示,潢川腹瀉病例與往年同期相比增長53.6%,引發腹瀉的主要原因是飲用水水質變差。
省衛生廳專家組的調查結論,基本否定了當地官員的說法。政府部門對某些不實報道出面闢謠,是政府部門信息公開和滿足民衆知情權的需要。但是,闢謠必須建立在科學根據和真實信息的基礎之上,否則不只讓不實消息滿天飛,還會重創政府部門的公信力。
潢川縣有關部門的“闢謠”雖然及時,但卻是“掩耳盜鈴”的,是對民衆健康安全的不負責任。值得追問的是:有關部門急匆匆否認水質問題的原因何在?到底在試圖掩蓋什麼?其實,關於潢川縣水源小潢河水的問題,不是今天才進入公衆視野。今年5月初,中國質量萬里行的記者在潢川調查採訪,指出某企業遍佈全縣十餘個鄉鎮的數百個鴨場,使水污染十分嚴重。由於當地自來水唯一的水源小潢河污染嚴重,潢川縣民衆開始上訪。潢川有關部門對此次大面積腹瀉掩耳盜鈴式的“闢謠”,背後有着怎樣的“難言之隱”,要以犧牲羣衆的健康安全爲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