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每年暑假,都是青少年意外事故的高發期。兒童溺水、墜樓、外傷、燙傷等意外傷害的消息總會時而傳來,讓我們感到十分惋惜和痛心。尤其是很多成年人並不知道如何進行急救,事實上如果及時運用有效的急救術,往往能將傷殘減少到最低。
溺水
要學會及時處理
遇到孩子溺水,正確的處理方法是:將溺水者平放在地面,迅速掰開其口腔,清理口腔和鼻腔的異物和分泌物,使其呼吸保持通暢;然後將他置於自己屈膝的腿上,讓其頭部朝下,使勁按壓他的背部,迫使其呼吸道和胃裏的吸入物排出;對於一些呼吸出現停止的溺水者,要迅速將溺水者的衣釦及褲帶鬆開,一邊口對口進行人工呼吸,一邊做胸外心臟按壓,即深吸一口氣,捏緊患者鼻子嘴對嘴吹氣,同時,雙手交疊放在其雙乳頭連線的中間部位按壓,按壓深度4~5釐米,人工呼吸兩次,胸外按壓30次,交替進行,直到救護人員趕來。
骨折
不要隨意搬動孩子
當意外骨折發生時,家長一定要保持鎮靜,因爲正確的現場急救能爲下一步治療奠定良好的基礎。
首先,不要隨意搬動孩子,除非是室內失火等特殊情況,否則應讓傷者留在原地,等待攜帶有醫療器材的醫護人員來搬動。從地上擡起傷者時,要採取“三人搬運法”,即:一人在前面託患者的肩背部,一人將手插到患者的腰骶部,第三個人則託患者的下肢和臀部,目的是保持患者的脊柱平直。然後將患者放至木板或比較平坦的硬物上,在這一系列過程中切忌扭轉患者,或出現使患者脊柱過伸或過屈的搬運動作,以免造成二次損傷。
不要衝洗患者口中的髒東西,不要使用藥物,也不要把裸露在傷口外的斷骨復位。如果傷口中嵌入了異物,不要拔除,也不要將異物壓入傷口,應該壓迫止血、包紮固定。
燙傷
不要慌忙趕往醫院
孩子大多數是被沸水、熱稀飯燙傷,最常見的就是孩子跌到熱稀飯、熱湯裏,而比較大的孩子,則可能是拉倒熱水瓶等而燙傷。
兒童皮膚薄嫩,加上夏天穿衣服少,70℃的熱水對成人不一定造成損傷,但對孩子可造成深度燙傷。同時,遇到孩子燙傷的情況,千萬不要慌着趕去醫院,要在家先自行施救。
正確的做法是:立即用冷水衝一會兒創面,減少熱量對皮膚的刺激,而不要用牙膏、鹼面、醬油、煤灰等塗在創面上。冷水沖洗最好持續半個小時左右,直到120救援趕來。也可在冷水沖洗後,剪開孩子燙傷部位的衣服,然後立即帶孩子到正規的專科醫院請醫生診療。
此外,如果孩子出現車禍,不要隨意搬動他的身體,特別是昏迷的時候,以免造成病情的加重。如果碰撞部位大出血,可以拿乾淨毛巾進行壓迫止血,處理後立即送醫院。口鼻眼耳出血不可堵,堵住了容易引起顱內感染;如果孩子出現食物中毒,先打120,儘快清除未被吸收的毒物。讓孩子張大嘴,用手指刺激其咽喉,將胃中的東西吐出來。吳俊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