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沒有掛牌,沒有新聞發佈會,國內首家省級羣衆工作部已低調在海南運行一個多月。
5月26日,海南省委機關報刊登了一份涉及16名擬任幹部人選情況的公告,這份公告由海南省委組織部發布。公告中的陳軍、王青兩人將擔任海南省委羣衆工作部副部長的信息,讓當地人首次公開知曉了海南省即將成立的新部門:省委羣衆工作部。
從公告的信息中還可以發現,陳軍及王青除擔任羣衆工作部副部長外,兩人還將分別兼任海南省信訪局局長、副局長,其中,陳軍被特別提到將負責羣衆工作部的“常務工作”,級別爲“正廳級”。
海南省直機關的一名處級幹部告訴記者,他看完公告後的第一個感覺是,即將成立的省委羣衆工作部級別很高,負責常務的副部長已經是正廳級,部長估計會由省級領導擔任,而信訪局原來僅是副廳級,這次也“升格”了。
隨後於6月15日召開的中共海南省委羣衆工作部暨省信訪局幹部大會印證了有關人員的猜測。大會的主要任務即是宣佈中共海南省委工作部的成立,以及由海南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肖若海任省委羣衆工作部部長等任命,海南省信訪局則升格爲正廳級單位,與省委羣衆工作部合署辦公。
雖然開了大會,但海南省委羣衆工作部卻刻意保持低調。第二天的海南省委機關報《海南日報》並未報道這一重要的事件,目前,能檢索到的當天的報道也僅有《海南日報》報業集團子報《法制時報》刊發的一篇消息。
從這篇消息中,公衆才知道,海南省委羣衆工作部是該省轄區內設立的第一個羣衆工作部,也是全國範圍內第一個在省級層面設立的羣衆工作部。
至於省一級的羣衆工作部如何運作?有何創新之處?《法制時報》的消息並未過多闡述,僅引用首任羣衆工作部部長、海南省委常委肖若海的發言稱,目前必須儘快把內設機構、工作平臺搭建起來,積極推進試點市縣加快羣衆工作部設立的步伐,爭取早日構建起全省用羣衆工作統攬信訪工作的體系。
國內首家省級羣衆工作部成立的消息,即使僅有一家不知名的媒體報出,還是很快引發了廣泛的關注。此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多家主流媒體對海南省委羣衆工作部進行了深入報道,更多細節進入了公衆視線。
“以前信訪局只是省政府辦公廳內設的二級局,在處理化解信訪矛盾時權力有限,在協調其他單位和部門時,常常遇到推諉的尷尬局面。”海南省信訪局網絡信訪處處長林偉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現在省委羣工部和信訪局合署辦公,其權力和職責更加明晰,解決問題更有權威。
當地官方人士也向有關媒體分析出海南先行第一家成立省級羣工部的原因。一方面,海南是全國唯一完全實行省直管縣的省份,其他地方正常上訪會先到(地)市再到省,在海南則很容易到省級;另外,作爲全國唯一的省級特區,海南可以先行先試,其他省份如果要變革省級機構,程序更復雜;最後,海南人口少,歷史遺留問題少,信訪總量在全國靠後,但去年“非正常進京訪”有3個月在全國排名靠前,分列第五、第七、第十一位。
而海南省委羣衆工作部副部長、海南省信訪局副局長王青則在日前接受北京一家媒體採訪時,透露出首家省級羣工部的部分創新之處。他介紹,海南省委羣衆工作部將來可以組織開展矛盾排查調處工作,有權對涉及民生的重大問題進行直接調查,還可以對違反羣衆工作和信訪工作紀律的黨員幹部落實責任追究。
7月15日,海南省委羣衆工作部的“滿月”日,中國青年報記者在該部採訪時希望能夠了解更多的細節,但該部主要負責人告訴記者,羣衆工作部還處於初創階段,很多工作都在籌備中,再過兩三個月,可能會有更多信息向媒體披露。
雖然如此,該負責人還是介紹了海南省委羣衆工作部的最新進展和一些工作計劃,他說,部里正在儘快組建和完善內設機構,制定一系列的規章制度,督促試點的十個市縣也將盡快成立當地的羣衆工作部。
按照海南省委羣衆工作部的設想,海南還將建立一個專門處理羣衆工作的信訪樓,與羣衆聯繫密切的相關部門如城建、公安等將派人進駐,集中辦公、現場解決羣衆來訪,力爭做到“一條龍服務”;近期將召開一次研討會,加強工作上的溝通交流,提高工作本領,建立一支強有力的隊伍;還計劃將視頻接待信訪普及到鄉鎮,使羣衆可以和相關領導“面對面”交流,多渠道幫助羣衆解決問題。
“我們的最終目的是使問題在最基層得以解決,畢竟,只靠我們省委羣衆工作部和信訪局的幾十號人,根本不可能使信訪問題得到根本改觀。”這位負責人透露了海南省委羣衆工作部的目標,他說,要實現這一目標,只能依靠建立健全相關的體制機制,目前,信訪局幾乎每個處室都有兩三份涉及羣衆工作部體制機制的材料需要完成。(穆蘭記者任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