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溫州車友俱樂部的志願者葉秋(右)在安置點幫助從福州趕來溫州的兩個人尋找親人的下落。

幾乎在事故發生的同時,網友“袁小芫”發出了第一條微博。
“求救!動車D301現在脫軌在距離溫州南站不遠處!現在車廂裏孩子的哭聲一片!沒有一個工作人員出來!快點救我們!”
這是網友“羊圈圈羊”發出的一條求救微博,時間是7月23日20時47分。
一場悲劇剛剛突如其來:7月23日20時38分,杭深線永嘉至溫州南之間,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車與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車發生追尾事故。
災難發生後,“線上”微博網友和“線下”民衆的積極互動,將“微”力量匯聚成爲一場“一線”大救援。
記錄者,微博傳遞關注和力量
轉發10餘萬次,評論兩萬餘次,截至24日下午3時,“羊圈圈羊”的求助信息在微博網友間流傳着。越來越多的網友參與到救援行動中,與浙江省杭州、寧波等地多名官兵在現場共同奮戰。
在這個不眠之夜,無數網友還自發編輯和轉發了很多“尋人啓事”,持續更新大量乘客名單和傷員名單。《東方早報》在其官方微博上稱:“事故發生後,現場極其混亂,很多乘客和親友走散,因此,媒體整理了事故尋人信息和正接受醫療救治的部分乘客名單。”此後,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也紛紛加入了尋親信息發佈的行列,以便列車乘客的家人通過多種方式尋找到失蹤的親朋好友。
年僅兩歲多的小女孩項煒伊,是最後一名被救出來的乘客。據最新消息證實,項煒伊的父母已經遇難。父親項餘岸曾在微博上發照片紀念“伊伊第一次出遠門”,該條微博被網友轉發超過19萬次,很多人留言表示哀悼。網友“言炎夢瑤”評論:“乖孩子。爲了爸爸媽媽,勇敢地活下去。”網友“麻麻的-Fen”留言:“寶貝,加油。這世界還有愛。”
“火車現在處於傾斜狀態,車內封閉,前面幾節車廂基本連撞了”,這是動車中的乘客發出的微博;“最後一節車廂從鐵軌被吊了起來,救援工作宣告結束”,這是在現場採訪的媒體記者發出的微博……在這次特大事故中,微博這個強大的溝通平臺,記錄着歷史,也點亮了生命之光。命懸一線的生死時刻,網友們發出了一條條求救信息;萬人營救的緊急瞬間,網友們發出了一幅幅感人的現場情景;搶救生命的分分秒秒,網友們發出了救人的愛心召喚。
行動力,微力量微而不弱
團結就是力量。在微博網友及時發佈信息的同時,還形成了與線下民衆行動的積極互動,共同展開了一場多渠道的生命救援接力賽。
前線救援持續得到堅強的後方支援。23日22時,《浙江交通之聲》記者鄒芸在微博上發帖求助:“目前溫州血液庫存的確非常緊張,正在向麗水和縣裏調血。如果聽衆和網友想要獻血的話,請到溫州新城大道41號溫州血站。請前往獻血的聽衆務必帶上身份證。”於是,大批溫州市民連夜趕到血站獻血,等候的長隊排到了大廳外。“這麼緊急的事件,血站還是第一次碰到;這麼多人來獻血,也是第一次碰到。”溫州市中心血站站長陳筱華感慨地說。
“溫州螢火蟲義工團”則迅速成立起了私家車車隊。“你是私家車主,願意接送傷者家屬從車站到醫院,從醫院到車站,加入我們的服務車隊……”24日12時16分,“溫州螢火蟲義工團”在微博上發出這樣的聲明。到24日23時12分,來自該微博的消息顯示,這半日,他們共組織了上百輛車待命,接送重傷人員及家屬100多人次。
愛心潮,點滴匯聚江河
來自民衆的愛心救助行動被上傳到微博,在傳遞中,匯成了新一輪的情感浪潮。微博網友“心一海”貼出了兩幅溫州網友拍攝的照片——“幾名在附近打工的安徽人、四川人、湖北人,在事發後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救援!這些默默無聞的打工者用最快速度救出了幾十人”。“感動!默默無聞的中國脊樑。”他在微博中這麼寫到。這條微博被數萬次地轉發。微博上,無數的轉發者對這些救援者豎起了大拇指,也激發出更“微”的力量。
“點滴匯聚江河”,在這個無“微”不至的時代,越來越多的公益事件在微博平臺上發酵、擴散,每個普通人的微小之力共同凝聚成了一股強大的力量,推動了事件的進展。“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救援中的微博力量,已經成了詮釋愛心的強大行動,爲這個時代寫下了溫暖的註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