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記者昨天從市質監局獲悉,從去年10月開始至今年6月30日,本市質監部門在全市範圍內開展的“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打擊製售假冒僞劣商品違反行爲”行動已圓滿落幕,期間天津質監繫統共立案查處75起違法案件,查獲違法產品貨值2.4489億元,搗毀製假黑窩點13個。此外,市質監局積極落實投訴舉報獎勵制度,目前正在抓緊研究制定投訴舉報獎勵辦法,在財政資金未到位的情況下,專門抽調100萬資金作爲獎勵資金,以擴大案源,精確打擊違法行爲,提高舉報人積極性,遏制侵犯知識產權和製售假冒僞劣違法行爲。
此次“雙打”期間,質監部門對汽車配件(剎車片、制動液、安全玻璃、燈具等涉及安全的配件)、輪胎、手機、化肥、人造板、塗料、低壓電器、家用電器、洗滌用品、化妝品等重點產品實施反覆拉網式檢查,共出動執法人員5065人次,對1908家企業進行了監督檢查,立案查處75起違法案件,查獲違法產品貨值2.4489億元,搗毀窩點13個。
其中,3C認證方面立案22件,查處“3C”無證銷售案件10起。
今年4月中旬,市質監局組織開展了汽車輪胎產品專項整治行動。據查除錦湖輪胎外,天津市還有7個汽車輪胎生產企業。執法人員對這7家企業進行了現場檢查和抽樣,共抽取21批次產品,經檢驗合格18批次,不合格3批次。對一家違反認證一致性規定的企業進行了立案處罰。
在地理標誌產品保護方面,質監局檢查生產企業50家。對已獲批的獨流老醋、七裏海河蟹、茶澱玫瑰香葡萄、盤山磨盤柿、天津板栗(天津產區)五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的生產環節、標誌使用環節進行重點檢查,依法查處不按標準進行生產、超範圍使用地理保護產品專用標誌,僞造或冒用國內外地理標誌等違法行爲。
市質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爲保持“雙打”成果,該局對企業建章立制,分級監管,加強長效機制建設,適度提高生產許可證准入門檻,細化量化生產許可證審查細則中的原則性規定,從人員、生產條件、生產工藝、管理制度等方面加強許可審查環節監管,並完善質量誠信“黑名單”制度,公佈失信企業名單,對大案要案進行曝光,利用市場機制和法律手段懲處質量失信行爲,增強執法打假威懾力。記者鄭東紅 通訊員穆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