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如果我犧牲了,照顧好我爹孃……”這是老班長和新兵在相識三個月時的承諾,誰料,這承諾最後竟成爲老班長一生的信念。武清區一對夫妻照顧因公犧牲戰友的雙親16年,用行動詮釋了“一諾千金”的內涵。最近,二人被社區評爲“孝行”模範夫妻。
1994年老班長劉洪江接新兵張志偉入伍,老家武清的劉洪江和家住市區的張志偉特別投緣,二人相互許下承諾,一旦有一方犧牲了,另一方要幫忙照顧對方的父母。後來,20歲的張志偉在一次救火行動中不幸犧牲,劉洪江悲痛不已。爲踐行對戰友的承諾,他毅然承擔起照顧戰友父母的責任。
劉學敏現在是劉洪江的妻子。二人認識並相戀後,劉洪江告知她,戰友犧牲了,他要一直幫忙照顧其父母。得知此情況的劉學敏,並沒有因此離開他,而是告訴劉洪江,要和他一起照顧。
2000年,劉洪江和劉學敏邁入婚姻的殿堂。居住在市區的張甫祥夫婦被請到了婚禮現場,三對父母在堂前接受禮拜,張甫祥夫婦當時的心情難於言表。一對夫妻,三對父母。每次夫妻二人在聊天談及父母的事情時,總會在前面加一個地區用於區分——市裏爸媽,楊村爸媽,老家爸媽。
逢年過節,沒時間顧上看家裏的父母,也必須從武清趕去市區,看望張爸爸、張媽媽。作爲武清消防戰士的劉洪江,有時因工作原因無法分身去探望市裏父母,劉學敏便隻身一人去看望。
問及劉學敏,當初是什麼信念支撐她,支持丈夫並悉心照顧丈夫戰友父母時,她告訴記者:是丈夫的責任感打動了她,這麼負有責任感的男人是不可多得的。而更重要的是,他們夫妻二人一直認爲“多位老人,多份福氣”。本報記者李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