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昨日,網曝“官員豔照門”事件的發展在網上仍被廣大網友密切關注。有網友指出,昆明市發改委把紀、監、公、檢、法的活兒一併內部承包。有媒體也把矛頭直指發改委,稱其已承認“豔照”主角爲該委職工。昨日,市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否認了這一說法,並稱是組織安排當事人成建軍不接受媒體採訪,同時當事人當時根本沒有確定是他本人,只是疑似。
市發改委
聲音一
“發改委沒有權利去確認”
“豔照”主角究竟是誰?在此前昆明市發改委拒絕透露涉事官員的具體職務等信息時,網友和媒體緊追不捨,總算昨日在相關媒體上“圈定”了男主角爲該委收費管理處副處長成建軍。晚報記者發現,在衆多網友關注的媒體報道中,一則“昆明發改委前天否認昨天承認多人性愛圖主角就是副處長成建軍”的消息轉載量最高,網友們都以此爲是。那麼,對此,發改委如何認爲?
昨日下午,該委新聞發言人劉興貴告訴晚報記者,對於媒體的炒作行爲他也無話可說。“網上有這個說法(聲稱發改委已經確認是成建軍),他這個說法是站不住腳的,是個錯誤的說法,沒有調查結果我們怎麼來確認?發改委沒有權利去確認”。
聲音二
“他去報案說圖片疑似他”
而成建軍在某網站稱本人已經確認是他之說,劉興貴說,成建軍去報案時只是說疑似他,因爲發帖人將成建軍本人的電話放在了帖子上,並稱是發改委某官員,所以去報案。“他是當事人沒錯,但是至於這件事存在不存在,不是我們說了算的,他去報案說圖片疑似他,並說圖片是假的。”
那麼,成建軍本人昨日情況如何呢?記者昨日繼續撥打其電話,該電話仍提示爲關機狀態。
記者向劉興貴詢問,對於某些媒體直指其就是主角的問題能否出面向媒體作出解釋?劉興貴說組織安排當事人不接受媒體採訪,對於一些媒體所稱的成建軍“已調離崗位”,這是“出於保護他本人的角度,組織安排沒有讓他與媒體接觸,他該開展工作還是開展工作,只是沒有讓他來辦公室,在辦公室接電話會涉及到相關話題”。
聲音三
“我們只是配合公安工作”
對媒體報稱昆明市發改委組成調查小組調查此事,網友們昨日也頗有微詞。有網友指出,昆明市發改委把紀、監、公、檢、法的活兒一併內部承包,並以單位名義報警,這一現象很奇怪。一網友發出了“爲何單位出面爲其辯護”的質疑。
對此,劉興貴告訴晚報記者,他們成立調查小組並不是去調查這個事件,“我們也沒有權利去調查,沒有權威部門的鑑定,我們如何能說是或不是?我們(成立調查小組)只是協助公安部門做這個工作”。
劉興貴稱,成建軍報警後,警方第一時間就從網絡中截屏了相關頁面,目前一些頁面已經無法查閱。晚報記者從劉興貴處看到,7月31日凌晨1點左右,一名爲“巍巍西山”的網友在百度昆明貼吧發佈了與天涯論壇相關網帖內容相近的帖子,這個帖子中留有成建軍的手機號碼。目前該帖已無法查詢,不過警方已形成了固定證據。
昨日,晚報記者獲悉,昆明市公安局已受理此案,該案還在進一步偵破中。
晚報求證
警方沒有發佈相關信息
昨晚7點42分,一網站上出現一條題爲“昆明市公安局認定市發改委‘豔照門’圖片爲人工合成”的消息,“記者從昆明市公安局獲悉,經昆明市公安局刑事技術檢驗部門檢驗認定,近日在網絡上傳播的昆明市發改委‘豔照門’三張圖片均爲人工拼接修改後形成。”
看到該信息以後,晚報記者第一時間聯繫了網站相關工作人員,工作人員稱該信息是昆明市市委宣傳部發布的。晚報記者又致電市委宣傳部進行覈實,對此,市委宣傳部表示從未發佈過該信息。隨後,晚報記者又向昆明市公安局新聞辦求證,得到了相同的答覆:沒有發佈過相關信息。
專家評論
發改委自查有護犢嫌疑
青年社會學者張天潘認爲,昆明市發改委去蹚這個渾水是很不明智的。中國現在很多的官場負面新聞,主管部門往往充當着急先鋒的角色,爲下屬或員工出面,通常的做法都是矢口否認,但往往適得其反,這些部門最後總是淪爲事件主角的背書對象。
張天潘說,事實上,組織部門在任何時候都無法爲自己員工的私人生活與道德問題負責,這一點是政治常識,否則就很容易將自己拖入被動的尷尬局面,從而損壞自身的公信力與形象。如果所屬員工私生活中出了問題,組織上能夠做的就是秉承中立的原則,配合警方或者檢方調查,待結果出來,給予相應的處罰。自查自糾,也是應該避免的做法,因爲無論結果如何,都難以擺脫護犢的嫌疑,這就和法律意義上的迴避制度一樣,昆明市發改委最明智的做法是靜觀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