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熱點聚焦李克傑
沉默多時的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終於重拳出擊,對青島衝突事件主要當事人作出處理:撤銷兩屆冬奧會冠軍得主、短道速滑名將王濛國家隊隊長的職務,取消她的國家隊隊員資格,並同時取消其參加國內外比賽資格。受到同樣處罰的還有劉顯偉(8月5日《中國青年報》)。
儘管這樣的處理結果在被處罰者那裏遭到強烈反彈,社會公衆也有這樣那樣的質疑,事件均未就此結束,但筆者對這一處理決定還是持肯定態度的。因爲在我看來,它反映了一種嚴肅態度,也向體育界內部和外界傳遞了一個重要信息,那就是:中國體育可以不要冠軍,但不能丟棄規則。
冬管中心認定,7月24日晚,國家短道速滑隊於青島市集訓期間,在駐地發生了嚴重的內部衝突,引起媒體和社會的高度關注。此次短道速滑隊嚴重內部衝突事件,是由於王濛等人違反隊規外出飲酒並未按時歸隊,在國家短道速滑隊領隊進行管理時,王濛和劉顯偉追打領隊和助理教練及上前勸阻的人員;其間,損壞了酒店公共物品,並使自己受傷;在凌晨從醫院返回駐地後,又擅自嚴重干擾其他隊員正常休息。
王濛等涉事隊員都是中國短道速滑隊的骨幹,特別是作爲隊長和兩屆冬奧會冠軍得主,爲中國短道速滑運動作出了重要貢獻,都是不可多得的短道速滑名將。然而,王濛等人的行爲嚴重違反隊規無疑,受到嚴肅的紀律處分也是理所當然的。這是維護體育精神和國家短道速滑隊的形象乃至中國運動員形象的需要,更是維護運動隊規章制度嚴肅性,維護規則權威性的需要。可以說,體育比其他任何活動都更重視規則的至高無上性,在運動場上裁判就是說一不二的法官,運動員無論有多少委屈只能先予接受判罰,這就是維護規則尊嚴的具體體現。事實上,只有規則纔有秩序,纔有公平競爭,纔有體育“更高、更快、更強”的精神。而只有在公平競爭的前提下,在純潔的體育精神感召下,纔會涌現更多的優秀體育人才。從這個意義上講,少一個冠軍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丟棄和褻瀆規則。因爲沒有了規則,就會嚴重打擊運動員向“更高、更快、更強”奮鬥的積極性。也正因如此,冬管中心不惜開除隊長和冠軍來維護規則,才值得稱許。
需要指出的是,維護規則嚴肅性不能只體現在個別具體事件上,重要的是在日常管理和平日訓練中都始終堅持規則至上,從而讓規則管人,讓規則塑造人,在尊重和遵守規則的前提下多出人才快出人才。衆多的事實說明,冬管中心在平時並未做到這一點。因而纔在隊員身上頻發超越底線的打架鬥毆事件。而且也可能因爲日常管理中規則意識不強,才導致內部矛盾尖銳,“內訌”事件頻繁,積怨深厚。
即使是對青島事件處理上,人們也質疑並沒有完全按照既定規則辦事,處理並不公平和到位。嚴格來說,將這一事件定性爲“內部衝突”並不到位,從具體情節看,當事人的行爲不僅造成人員受傷,而且還故意毀壞公共財物,簡直堪比“打砸搶”,已屬打架鬥毆、尋釁滋事,明顯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應受治安管理處罰了。豈能只是內部處理了事?即便是內部處理,也應當對所有當事人分清是非,根據行爲性質和責任大小公平平等地進行處理。比如,既然是雙方的打架鬥毆,爲什麼只處理隊員而不處理領隊呢?這是隊員不服,情緒反彈的重要原因。
看來,冬管中心在“可以不要冠軍”方面基本做到了,但在“不能丟棄規則”上做得還很不到位。這或許是長期慣性的結果,但卻會遺害無窮,應當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