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針對近期用豆漿粉衝調豆漿事件,永和豆漿昨在滬召開新聞發佈會。永和食品董事長林炳生表示,將於未來一週內,在使用豆漿粉沖泡豆漿的所有門店明顯位置進行明示。
所用豆漿粉超市有售
永和食品總裁林建雄昨天稱,永和豆漿連鎖餐飲店在大陸有10%的直營店所零售的豆漿並非現磨,而是用永和食品自研的豆漿粉沖泡而成。所用豆漿粉原料來自東北的非轉基因大豆,品質可控。“這種豆漿粉在超市有賣,標準包裝含量350克,售價13元人民幣。我們沖泡一杯在售的豆漿,飲品總量450克,其中用75克豆漿粉,成本約2.5元/杯,終端售價每杯5元人民幣。”林建雄同時承認,永和豆漿在全球其他門店,包括直營店和加盟店,豆漿全部現磨。
爲何不使用現磨豆漿
林建雄表示,公司過去並沒有針對豆漿製作方法對消費者進行宣導,目前公司正計劃將沖泡豆漿全面推廣到所有門店,現有使用豆漿粉的門店將在一週內在餐廳明示。
既然消費者喜歡“現磨”,爲什麼部分餐企還是要用豆漿粉沖泡豆漿?快餐企業的研發人員告訴記者,現磨豆漿受泡豆時間長短、水溫等影響,很難做到標準化和統一口味,成本也並不固定,在工藝控制和安全性上要求更高,相比較之下使用豆漿粉更符合大型餐企的各方面要求。
制定標準成當務之急
記者發現,無論是豆漿粉沖泡,還是現磨,豆漿目前都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業內專家表示,由於沒有衝調豆漿的標準,豆漿在衝調濃度上會存在差異,其所含的營養含量也就相差很多。
不少業內人士認爲,相較於豆漿粉沖泡問題,一些小加工廠和小作坊的現磨豆漿,無論是其營養成分還是安全性都讓人擔憂。爲豆漿制定一個食品標準是當務之急。(記者皇甫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