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憑藉區位、樓盤品質判定市場價格,一般來說距城市中心的距離越遠,其價格就相對越低,這是許多城市房地產市場的通例。天津當然也不例外。然而,自“地鐵”概念呼嘯而來,“以地段論價格”不再金科玉律,“地鐵房”極大地稀釋了傳統區位的固有概念,樓市格局也開始嬗變。作爲城市建設者的開發商,不應僅着眼於住宅項目,而應最優化地利用軌道交通資源,打造豐富的商業配套,激活城市副中心的功能,促進天津從單一城市中心向多中心格局發展。
軌道交通讓區域發展騰飛
根據天津的地鐵建設方案,未來地鐵線路將讓天津切實進入地鐵時代。圍繞“地鐵物業”,各大房企均作爲首選的拿地目標,產品形式不斷升級,萬科、保利、富力等房企均“潛心研究深耕於此”。相信過不了多久,地鐵一號線將不再孤單,隨着地鐵二號線、三號線、九號線即將通車,地下路網初見規模,地鐵經濟呼嘯而來,地鐵會給天津帶來極大的商業經濟效應。
“商業+地鐵”模式借勢繁榮放眼長期
據記者瞭解,目前伴隨多條地鐵的貫通,新城商業配套也在興起。如小白樓朗香街、營口道商圈、南站中央商務區、天津站樞紐型商務商業聚集區、六緯路經濟發展帶等。據數據顯示,地鐵對土地價值及附近房地產價值增長功不可沒,地鐵周邊物業越來越受投資者關注。業內專家提出,以公共交通爲導向的城市新城發展在國外稱之爲TOD模式。新型商業地產項目結合軌道交通的便利,可以激活一個區域板塊,形成新的城市副中心,從而促進單一城市中心向多箇中心的發展過渡。
新型商業綜合體井噴激活城市副中心
據悉,目前已經有不少開發商涉足傍軌道交通打造區域商業中心,如水遊城項目,將超市、大型專賣店、餐飲、娛樂等休閒功能集於一體,讓人們享受愉悅的購物環境,爲西站副中心增添了新空氣。再如天津大悅城項目,無縫對接地鐵1、2、4號線的地鐵上蓋,佔據了東馬路、南京路、和平路三大傳統商圈交匯的核心位置,是涵蓋衆多業態的“城市綜合體”。該項目填補了區域商業配套空白,成爲一個區域新地標。
之所以新型商業綜合體市場供需兩旺,與城市建設的發展進程密不可分。綜合體項目因受市場的認可,這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開發商的熱情。伴隨軌道交通的不斷完善,商業綜合體如雨後春筍般大量建設,成爲城市多核中心發展的一個良好催化劑。記者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