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報訊(記者皇甫萍)在商家的團購期,大量搶買低折扣的團購券,等團購活動結束後再放到網上加價出售……這兩年團購風行,卻也滋生了不少這樣的團購“黃牛”。團購網商家提醒,這類二手團購券存在消費風險,消費者要謹慎購買。
“黃牛”在行動
因爲發現“網絡黃牛”活動頻繁,昨天,團購網站大衆點評網宣佈採取查封會員賬號、取消違規團購券有效性等措施,防範“黃牛”倒賣團購券。
近日,有消費者反映某單團購券售賣異常,致使普通消費者無法購買。大衆點評網通過技術查詢,發現該單團購券在短短一天內被同一個IP賬號新註冊的幾千個用戶迅速買下幾千張,同時,淘寶網等發現“網絡黃牛”正在售賣該單團購券。經過調查及覈實,查明這批“黃牛”用近5000個虛擬手機號註冊會員賬號購買團購券。目前,大衆點評網已經屏蔽了這5000餘個會員賬號及其違規購買的5000餘張團購券的有效性。
囤“券”賺差價
臨到週末想吃頓大餐,而團購網站的低折扣又錯過了怎麼辦?正是這樣的需求催生了團購“黃牛”的出現。記者先後聯繫了多名專門銷售團購券的淘寶賣家,“我每天都會關注新上架團購,有合適的就趕緊下手,囤積到網店裏,等團購期結束後再出手,銷量很不錯。”
另一名賣家透露,很多團購網採用邀請好友購買返錢策略。“所以,我會註冊多個賬戶,相互邀請購買,獲得返錢。這樣,即使我倒手時賣得比團購時還便宜,也有利潤。”
消費有風險
由於團購券主要是電子券,憑團購序列號或密碼消費,二次轉售的團購券存在的消費風險不可小覷。滬上一些影院曾發生過這樣的情況:觀衆在網上購買的二手團購券,序列號和密碼無法通過團購網站的認證。影院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有的是賣家一券多賣,重複發送給多個買家,已被別人消費了;還有的可能本身就是假券。”
團購商家提醒消費者,最好從正規的團購網站直接購買團購券,如果從網上購買二手團購券,一定要通過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工具付款,待消費完成後再確認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