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報訊(記者張航)日前,“打假鬥士”方舟子爆料,稱包括4位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在內的6人舉報原中國農業大學校長石元春竊取他人研究成果,當選“三院院士”,騙取多項獎勵。
方舟子在其個人微博中透露,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季倫(中國科學院院士)、陶益壽、林培、祖康祺等6人實名舉報:原北京農業大學(現中國農業大學)校長石元春在任期內利用職權竊取他人治理黃淮海鹽鹼土的成果,當選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和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騙取國家和省部級多項獎勵以及陳嘉庚農業科學獎和何樑何利農業科學獎。
四位舉報石元春的教授均已年過八旬。昨晚,舉報者之一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季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原來不想舉報,但他現在還在電視上忽悠人。”他介紹說,早在1995年就有舉報石的信寄到中科院,當時由他負責整理資料,另一個院士張樹正負責調查。但是從1995年就開始着手調查的事情,到現在仍然沒有結果。對此李季倫認爲,“哪兒都是他的勢力,他是權威院士,誰敢動他?”
李季倫與石元春共事超過60年,他也認爲石元春很聰明、很有才。“他利用職權,霸佔人家成果出名,三院院士就是這麼得來的,他做的那個東西都是他不出頭,利用別人整理。”李季倫說,此次長達近9000字的實名舉報信第一段由他本人完成。對這件事情的處理結果,李季倫坦言“沒抱任何希望”,他表示“作爲一個科學家,我也是院士,不能把院士說得一塌糊塗……我想肅清這個科學腐敗的問題。另外提醒大家不要受他忽悠,給國家造成損失。”
記者在中國農業大學網站看到,該校資源與環境學院“師資力量”一欄中,仍能找到石元春的名字。有該校教師稱,現在石元春已經退休,平時幾乎不來院系。截至記者發稿,農大尚未就此事發表迴應。
鏈接
舉報信列舉的五宗罪
1、“半溼潤季風氣候區水鹽運動理論”是前人的成果並非石元春的發明創造;
2、旱澇鹽鹼綜合治理實踐主要是田園教授的成果並非石元春所爲;
3、石元春“打破鹹水禁區”的成果也是剽竊來的;
4、PWS區域水鹽運動測報體系主要是雷浣羣教授的成果而並非石元春所做;
5、石元春對黃淮海平原綜合治理和農業開發沒有做任何具體實際研究工作。J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