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簡要內容:劉先生稱,小區共有1800戶居民,曾有300個業主簽名表示反對這個車棚的存在。任秀福表示,業主是否同意建車棚,要經全體業主表決,物業公司無權決定,居委會也無權出具證明。
社區內建個現代化車棚,可以幫居民解決自行車無處存放、遭偷盜等問題,但這個車棚卻屢屢招來業主投訴,問題到底出在哪兒?記者就此前往天津市紅橋區正源小區進行了採訪。
侵佔綠地壓管道
300人簽名反對
人民網·天津視窗9月26日電:這個車棚位於大門內,沿小區圍牆一側,約數百平方米。儘管記者採訪時正值上班時間,但車棚內仍然有不少自行車和電動車。車棚大門口,一應現代化的設備很是醒目。車棚經營者李先生稱,這是天津市首家採用一車一卡設施的車棚,能夠有效防止車輛被盜。
但不少業主卻對這個現代化車棚並不感冒。業主劉先生認爲,車棚佔壓了小區的一應管道,造成安全隱患,“它還圈佔了一個消防栓,一旦發生火災,後果不堪設想。”業主崔先生則說:“蓋車棚的地方原來是小區綠地,屬於業主的共同財產,現在由個人建起車棚,收費甚至比外面的車棚還高,侵犯了其他業主的權益。”
劉先生稱,小區共有1800戶居民,曾有300個業主簽名表示反對這個車棚的存在。
與原物業有協議
400人簽名支持
車棚經營者李先生出具了一份蓋有居委會公章的文字材料,上面寫着:爲解決居民存車難,(本着)爲居民辦實事的原則,根據羣衆的迫切要求,我們在小區的東側一塊連有牆的空地上建存車處,今後如遇國家徵用或地下設施維修,本存車處無條件配合。落款是:紅橋區正源小區全體業主。
李先生介紹,當初建車棚時與小區物業公司簽有協議,還交予物業一定費用。後來物業因種種原因撤出,費用也就沒有了繳納的對象。李先生說,爲了這個車棚,他先後投資幾十萬元,到現在還沒收回成本。
對於業主的反映,李先生表示很無奈。他說,曾經徵求過部分業主的意見,“有400個業主簽名表示支持。”而關於圈佔的消防栓,他也按有關部門的要求進行了整改。“經營車棚很費心,還不落好,現在又有業主反映,如果不是當初居委會找我,我纔不幹這個。”
這是業主的事
居委會不參與
小區居委會主任稱,對於這個車棚,部分居民曾多次反映,居委會也出面調查過。“車棚有相關部門的批文,我們有什麼辦法。”這位主任稱,她曾多次做過反映者的工作,但無濟於事。居委會認爲,車棚是否應該繼續存在是業主之間的事,因爲車棚的經營者李先生也是該小區的業主。“不同意建車棚的業主應該走法律途徑解決,居委會不參與。”至於該車棚得到過哪些部門的批文,這位主任稱“不記得了,車棚應該有。”
公共區域怎麼用
全體業主來表決
天津律師協會民商法專業委員會委員任秀福認爲,小區公共區域屬全體業主所有,涉及到使用,應該由全體業主表決同意,小區居委會是居民自治組織,無權處分小區業主的共同財產。因此,居委會稱“是業主自己的事”是有道理的。
任秀福表示,業主是否同意建車棚,要經全體業主表決,物業公司無權決定,居委會也無權出具證明。如果涉及規劃等問題,需要行政許可,還要到有關政府部門辦理手續。(記者高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