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由芬蘭國家公園贈送的兩隻北極熊“亞伯”和“艾達”成功產下世界首例人工繁育餵養的北極熊後,今年1月7日再次產下一對龍鳳胎,這一對龍鳳“人工熊二代”將於今天晚上7點左右到達天津,“十一”長假期間將與遊客見面。
一對已經將近百斤的北極熊寶寶於今天早晨6點乘專車從大連趕往天津,預計將於今天晚上7點左右抵達天津海昌極地海洋世界,休整幾天之後,將於國慶節期間與天津遊客見面。
北極熊是北極的代表性動物,但是北極熊繁殖及成活率非常低。一隻母熊一次只產1—2只幼仔,而寒冷、飢餓、疾病等任何一種威脅都有可能造成小北極熊夭折,館養的北極熊由於缺少野外生活經驗,更是常常驚慌棄養,造成人工繁育的北極熊成活率非常低。
即將來到天津海昌極地海洋世界的這對龍鳳雙胞胎“樂樂”和“靜靜”在降生的時候同樣沒有逃過被棄養的厄運,更致命的是它們倆還是一對不足月的早產兒,比工作人員預計的時間早1-2個月出生,當時北極熊妹妹體重560克,哥哥的體重更是隻有490克。在它們成長的前109天,這對“人工熊二代”一直處於24小時監護的狀態,工作人員對其實施全封閉式管理,定期檢測飼育室空氣菌羣數量,做好安全免疫工作。小熊早產,嘴力小,不會吮吸,3位專職飼養員就捏着奶嘴,一滴一滴地擠着喂。終於兩位小傢伙闖過了重重險關,成爲中國首例育幼成功的雙胞胎北極熊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