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羊城晚報訊記者黃博純、通訊員埔宣報道:5年開一次會,會後即完成使命,成爲“一次性”代表,這是人們對於黨代表的形象說法。被稱爲“推進黨內民主新路徑”的黨代會常任制在黃埔區試點運行,9月27日,黃埔區第九次黨代表大會的一項重要議程是審議通過《黃埔區第九次代表大會關於試行區黨代表大會常任制的決定(草案)》(以下簡稱“決定”)。究竟何爲黨代會常任制?實行黨代會常任制,相比以前黨代會的運作模式來講,又有哪些進步?實施後對市民有何好處?羊城晚報記者爲此走進黃埔區一探究竟。
據瞭解,這是繼惠州市、深圳寶安區、陽東縣等8個試點後,廣東省委組織部批准的又一個黨代會常任制試點,也是廣州唯一一個試點。十區兩市裏,爲何選擇黃埔區爲廣州市內唯一一個試點,“黃埔區船小好掉頭”黃埔區相關負責人一語道破,省委、市委確定黃埔區作爲廣州唯一的黨代會常任制試點地區,主要原因是:一是黃埔區當屆黨代表265名,是廣州市12個區(縣級市)中黨代表人數較少的地方之一,有利於黨代表分團分組活動以及黨代表的管理;三是黃埔區的區情具有代表性,沒有農村,但有轉制社區和經濟聯社,有利於爲廣州市推進黨代會常任制積累經驗。
“實行黨代會常任制之前,黨代表的主要工作就是參加黨委換屆的黨代會,選舉新一屆區委,黨代表在黨代會閉會期間的作用沒有發揮。形象地說,黨代表基本就是‘一月選舉、一週開會、五年沉睡’。”黃埔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黨代表從“會議代表”向“任期代表”轉變。實行黨代會常任制之後,黨代表資格在區黨代會的五年屆期內始終有效。此外,實行黨代會常任制後,區黨代會作爲全區黨的最高領導機關,將每年召開一次年會,討論決定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和黨的建設及其他涉及全局性的重大問題,把黨內最高決策權、監督權真正交由黨代表行使。
此外,區黨大會代表、區人大代表、區政協委員一般不交叉,最大限度吸收社會各界優秀人士。
黃博純、埔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