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昨天下午3點,記者來到河西區先進裏,發現這裏的社區圖書館很受居民歡迎。居民們說,社區有了圖書館,在家門口就能看書、借書、長知識。
記者看到,這間30平方米左右的屋子裏窗明几淨,右手的書架上整齊地排列着各種書籍,左邊是一個能坐20來人的大圓桌。這裏正在進行有關健康的讀書會。80歲的朱麗娟大娘說,很多書裏都有古人的長壽經驗,可以借鑑。“沒錯!”樑鳳琴大娘接過了話茬。半年前,她從社區圖書館借來一本養生保健書,在裏面看到了食療的方法,天天熬養生粥喝,身體比以前好多了。
社區義務制居委會主任李鴻江告訴記者,社區圖書館成立之初只有4000冊圖書,後來不斷有企業、居民自發捐贈,現在藏書量已經達到6000多冊。爲了豐富居民讀者選擇,天津市圖書館還定期對圖書進行輪換。現在居民們讀書的熱情大大提高。“現在大家經常自發組織各種讀書會,水平還越來越高了!”
正說着,79歲的劉靖豫大爺從門外進來。跟鄰居們打完招呼,徑直去書架上檢查、整理書籍。李鴻江告訴記者,劉大爺可是社區圖書館的大功臣!義務管理這6000多冊圖書。雖然他已經搬到南開區王頂堤居住,還經常回來打理這些圖書。
記者從市圖書館瞭解到,目前全市已有58家社區圖書館和59個流動送書點,把書籍和知識送進社區,送到市民身邊。
走基層故事多
走進社區圖書館,讓我看到了一張張精神滿足後愉悅的百姓笑臉,聽到了一個個動情的故事。基層是新聞報道之源。以前總覺得可寫的東西少,自從開始“走基層”,在社區,在街道,在田間,總感覺有寫不完的新聞,有說不完的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