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十一”長假期間,不少溫州中小企業主爲民間借貸的資金鍊危機而憂心忡忡。受訪者普遍表示,中小企業在銀行貸款難,“逼迫”企業不得不選擇高利率的民間借貸,而溫州龐大的民間借貸市場如今已經牽連了當地的家家戶戶。
近期溫州越來越多的企業主“跑路”已經引發了高層的關注。隨着政府的最終介入和多項扶持政策出臺,中小企業陰霾的生存困境或將迎來曙光。
“十一”長假期間的溫州,氣溫驟降,陰雨籠罩着城市上空。不少溫州中小企業主的心情和天氣一樣陰沉,越來越多老闆“跑路”的消息和對整個資金鍊或將斷裂的憂慮攪得一些人人心惶惶,熟人見了面都會私下議論着各處聽來的最新消息。
10月4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到溫州調查中小企業發展情況,並明確提出提高對小企業不良貸款比率的容忍度以及加大財稅政策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等措施。至此,已持續半年的溫州中小企業主跑路和跳樓情況引起了高層關注。
中小企業主跑路成潮
自今年4月以來,溫州中小企業主“跑路”事件不時見諸報端。有媒體報道稱,因資金鍊斷裂而“跑路”甚至跳樓的溫州企業主僅9月以來就高達25人。他們要麼借了高利貸,但營業利潤抵不上所需償還的高額利息;或者自己擔保的鉅額資金連本帶息難以收回。
“跑路企業主和停工企業的數據沒有辦法完全統計,有名有姓的都是比較大的企業,那些小微企業根本不在統計範圍內。”溫州中小企業促進會會長周德文對記者表示,加上小微企業,跑路、停工和倒閉的企業遠不止上述數字。
“我從今年1月份就開始呼籲政府部門關注溫州中小企業的生存狀況,卻沒能引起足夠的重視。”周德文介紹說,“上半年已經有一些企業處於停工或者半停工的狀態,但這些都是沒有名氣的小企業,所以沒人理他們。”周德文一直向記者重複說,如果早點開始採取措施或許就不會蔓延成現在這種形勢。
銀行利息高昂融資無門
東信集團董事長王崇煥對本報記者表示,溫州中小企業資金鍊危機波及的範圍很廣,從東信集團的感受來看,企業最大的壓力來自於過高的銀行貸款利率。
“目前企業實際的貸款利息已經達到了15%-20%,而一個正常企業的回報率在10%左右,這就等於所有的利潤都不夠給銀行的,溫州企業主爲什麼不想做實業了?就是因爲做實業總是虧損。”王崇煥稱儘管不難從銀行中貸到款,但是如此高的利息卻令企業難以承受。他算了一筆賬,一個企業若貸款20多億,按照現在實際的利息算,每年就有3億左右的利息要交給銀行。
“企業的資金越來越緊張,我們這些搞實業的信心都不是很足。”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企業主對記者表示,目前他的企業從銀行中貸款仍然較難,即使貸到款,企業也沒有那麼高的利潤支付利息。
周德文指出,目前大部分企業資金鍊的斷裂主要是由於銀行和民間借貸對企業的逼迫。他介紹,“我們有一個會員企業也倒了,他的事例非常典型。這個企業主欠銀行5000萬元,銀行承諾先還錢然後再貸給他。因爲沒有那麼多現金,他就先借了短期民間高利貸來還給銀行,結果還款後銀行變臉不再貸款給他,民間高利貸還不上,他只有跑路了。”
浙江時代商務律師事務所主任邱世枝認爲,除2008年金融危機餘震的影響外,4萬億救市政策對中小企業資金鍊的斷裂亦是不可推卸的影響因素。“4萬億下來後,政府加快投資、銀行也不計風險地貸款,有些企業經不住誘惑,貸款幾個億投資房地產和太陽能,現在來看這兩個行業都一落千丈,信貸用完了,又不能讓企業倒閉,只能轉向民間借貸市場,高利貸由此進來,也就是毒藥進來了。”
龐大的民間借貸市場
企業從銀行貸不到款,便轉向溫州發達的民間借貸市場,而跑路或跳樓的企業主或多或少都與民間借貸市場有些瓜葛。溫州模式一直被作爲民間金融的試驗田和榜樣,規模龐大的民間借貸爲溫州的中小企業提供了新的融資途徑,同時也自身具備高收益和高風險的特性。
隨着今年以來國家控制通脹、流動性不斷收緊的影響下,溫州民間借貸空前活躍,借貸利息一路瘋漲。周德文稱,目前溫州民間借貸利率已經超過歷史最高值,一般月息3-6分,有的則高達1角,甚至1角5分。年化利率高達180%。
受訪者介紹,溫州“全民借貸”絕非誇張。有數據顯示,溫州89%的家庭、個人和59%的企業都參與了民間借貸。隨着多米諾骨牌的依次倒下,這場借貸危機已不限於浙江,還波及了江蘇、福建、河南、內蒙古等省區,並有愈演愈烈之勢。
邱世枝指出,民間借貸市場都是地下操作,很難做準確的統計,在溫州有一部分人自己沒有錢,募集到錢後以高利息放出去;另一些人本身有做工業的平臺,在溫州有很大的廠房就比較容易拿到銀行貸款,工業利潤下降後,爲了補貼工業的虧損就把從銀行貸出來的錢以更高的利息放出去。這種現象在溫州普遍存在。“溫州的服裝業、打火機、眼鏡、皮革等基本上是無利可圖的,所以他們就發展非主營業務,倒賣人民幣搞個差價也算是非主營業務之一。”邱世枝說。
“民間借貸的資金來源複雜。”周德文稱,由於過高的利潤,這個巨大的市場吸引着各路資金,其中有人專門長期從事民間借貸;上市公司的資金;也有國企和公務員的資金。民間借貸的過程也非常簡單。
多項扶持政策將出臺
目前,溫州中小企業生存狀況終於引發各級政府關注。9月29日,溫州市政府出臺了多項解決中小企業債務危機問題的措施,其中包括要求銀行業機構不抽資、當地政府抽調25個工作組進駐市內各銀行,防止銀行抽資壓貸導致中小企業資金斷鏈。溫州市銀監局也已要求當地各家銀行調低貸款利率,最高上浮不能超過30%;如企業財務危機牽涉多家銀行貸款,銀行間要“同進同退”,不得單獨抽資。
10月4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於國慶節長假中赴溫州考察中小企業生存狀況。他表示,“跑路”和“跳樓”在溫州畢竟是極少數。他要求政府明確將小微企業作爲重點支持對象,加強對中小企業民間借貸的監管和引導,採取有效措施遏制高利貸化傾向,妥善處理企業之間擔保、企業資金鍊斷裂問題。
次日,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轟動一時的跑路的信泰集團董事長鬍福林於10月5日回到國內,談判企業重組事宜。業內人士預言的溫州中小企業倒閉潮因政府的最終介入而漸顯曙光。
案例二則
“溫州人不把雞蛋放一個籃子”
C小姐的家人在溫州經營一家低壓電器製造企業。由於經營需要,公司經常需要從外面借錢。她表示,借貸在溫州是一種很正常的經營需求,地下錢莊、標會等二十幾年前就已經存在了。只不過最近幾年由於資金規模迅速膨脹、各個行業間的資金壁壘被打通,而且外地資金也開始源源不斷流入溫州,民間借貸問題才逐漸被外界所關注。
據C小姐介紹,在溫州的生意人一般不會把雞蛋全放到一個籃子裏,在經營某一項主業的同時往往還經營其他副業。如果企業按照正常經營,一般不會在資金方面出現太大的問題,就算週轉不靈也只是侷限在某一項業務中。她家人經營的企業一直以來都是以較低成本獲得貸款,經營狀況也不錯。只不過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由於外部環境惡化以及中小企業融資難的長期困擾,使得溫州民間借貸成本飆升,於是出現了“老闆跑路”事件。她表示,發生這種情況要麼是攤子鋪得太大,除實業之外的房地產、股票、黃金等投資全面崩盤,要麼就是企業老闆拿着大量現金賭六合彩、賭馬,有時甚至不惜借高利貸去賭,希望能通過這種不勞而獲的方式迅速致富。
“高利貸並不是問題的關鍵,‘融資難’纔是背後的癥結”,她表示。以前銀行對於中小企業的要求特別嚴苛,不僅貸款流程繁瑣,還會經常要求企業提前還款。再加上溫州企業普遍技術含量低,如果沒有技術革新和企業轉型,利潤率會不斷走低,經營狀況更加困難。內憂外困迫使部分企業只能尋求高利貸,但這非但不能使他們走出經營困境,還使其債務負擔更加沉重。
“幸虧當時沒有抵押房子”
溫州民間借貸市場之火爆,連在北京工作的溫州人倪先生也感受到了。
去年下半年,倪先生接到一個在溫州的朋友的電話,說要給他指一條“輕鬆賺錢”的明路。原來這位朋友鼓動倪先生與他合夥,將已買下的房產作爲抵押,向銀行申請貸款,再將這筆資金放入擔保公司中,由擔保公司出面放貸,再到年底將本息一併歸還。朋友向倪先生保證,他在這家貸款公司裏面“有熟人”,且公司貸款記錄一直良好,叫他放心,基本不會有風險。
事實上,此前溫州不少人都在通過這種方式賺錢。倪先生有個朋友照着上述方法,將200萬房產抵押貸款交給擔保公司放貸,年終獲得利息30多萬元,扣除銀行貸款利息後,剩下的純利能超過總利息的一半,回報相當誘人。不過,行事向來謹慎的倪先生思前想後,還是覺得風險太大。“如果擔保公司收不回來錢,也跟着‘跑路’了,我的房子就要被銀行收回去,那就得不償失了。”他說。
倪先生最終沒有答應朋友。而今年開始,一批溫州企業老闆因爲借高利貸導致資金週轉困難,出現逃跑甚至自殺的現象,倪先生越發慶幸自己當初沒有涉足民間借貸。溫州信泰集團董事長鬍福林出逃事件發生後,倪先生特意致電上述朋友,“我跟他說,‘你看,出問題了吧,幸虧當時沒聽你的’。但他還堅稱,那家擔保公司特別看重借貸企業的信譽,沒有出現過違約的問題”。
而在和其他一些涉足借貸的朋友們聊天時,倪先生也明顯感覺到了他們的緊張情緒,不過所幸至今無人出現資金方面的問題。而從今年開始,溫州的銀行已經不再接受個人房產抵押貸款,他有一些原本打算這麼做但未能獲得批准的朋友們也都長舒了一口氣。
專家看法
應將借貸由賣方向買方市場轉變
長期關注中小企業生存現狀的原中國社科院中小企業研究中心主任陳乃醒認爲,部分溫州企業家心態浮躁,在前幾年賺取了足夠多的利潤後,放棄了原有的實業,轉而投資虛擬經濟,貿然進入到自己並不熟悉的房地產、股票等市場。“如果那些資金出了問題的老闆是因爲投資這些領域失敗而‘跑路’,那麼他們不值得同情”,他說。
但陳乃醒同時指出,國家應該對民間借貸實行規範和監督,贊成將大量地下錢莊“陽光化”,同時大力發展銀行業,形成市場競爭,將借貸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降低中小企業融資門檻。此外,他還建議政府部門從減輕中小企業稅負負擔、提供優惠等政策方面引導企業進行技術改造,促進企業轉型升級,以幫助中小企業走出因成本上升、勞動力短缺造成的經營困境。
全球中小企業聯盟副主席何偉文表示,解決企業“民間借貸依賴症”的關鍵還是在於如何使中小企業從銀行能夠更容易地借到錢,這就需要國家對銀行借貸管理制度進行深層改革。此外,還可以借鑑國外的一些做法。比如在美國,就有專門的聯邦政府小企業管理局。該部門經國會授權撥款,可以向小企業提供貸款。而小企業能否獲得貸款,與其信用評級直接掛鉤。貸款一般有三種形式,一是直接貸款,二是和金融機構、發展公司等爲小企業提供聯合貸款;三是擔保貸款,由該部門向貸款機構擔保,如果該企業逾期不還,則由小企業局歸還所欠部分的90%。
鏈接
民間借貸鏈
在溫州的民間借貸一般有兩種形式,一種是通過“中間人”,一種是通過擔保公司。
擔保公司就是由公司出面放貸,然後將每年的利息交給出資人的借貸形式。
“中間人”則又可細分爲兩種。一種是“中間人”依靠私人關係放貸。“中間人”一般是在朋友圈中比較活躍的女性,人際關係廣,而且在長期的“從業經歷”中被證明比較“靠譜”,有能力將親戚朋友手中的閒錢聚攏起來,然後通過借貸賺取穩定的收益。每位出資人出資的金額不會太大,但經過“中間人”之手後聚沙成塔,總的資金量並不比專業的擔保公司少。據記者瞭解,在溫州到處都活躍着這樣大大小小的“中間人”,他們得到的利息在保證出資人收益的前提下,會留下一部分當做中介費,中介費的高低根據資金額度、投資方向、借貸時間的不同而略有差異。第二種“中間人”一般是銀行職員、政府官員,或者大型企業的老闆。他們利用自己資信較高、比一般中小企業更能獲得銀行貸款的優勢,將從銀行拿到的錢再以更高的利率借給其他人,從中賺取利差。這些人放出的每筆貸款往往數額較大,因爲要確保借款人一定能按時還錢,他們往往對其還款能力、信譽度、投資項目的風險等事前要經過嚴格的考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