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10月6日7時許,翁少波從阜新市公安局太平分局建設派出所出發,像往常一樣沿着紅樹路前往玉龍社區的“盲人樓”,我們約好在建設轉盤處會合。
閒聊中,記者得知翁少波是建設派出所成立32年來第五任負責“盲人樓”的片警,接過照顧盲人生活接力棒的他和前幾任片警一樣,逢雨遇雪爲盲人修路、逢年過節送生活必需品,當盲人的“腿”和“眼睛”。
走了15分鐘後,我們來到了這個“盲人樓”。高樓林立的小區內,裹挾着兩棟低矮破舊的樓房。僅僅4層高的小樓,再配上樓下一排牆體傾斜的煤棚,在高樓裏顯得有些礙眼。“是小翁子吧”,當我們走進居民區時,就聽到有人朝翁少波打招呼,“聽腳步聲就知道你來了”。打招呼的老人叫李鐵山,最近他被查出了胃水腫,翁少波是特意給他送藥來了。
聽到有客人來,李鐵山拄着盲杖把我們領進屋。抓着記者的手,李大爺嘮起了家常。“有一次小翁子到我家嘮嗑,我不知道幾點鐘,就問我孩子,孩子告訴我5點鐘,一旁的小翁子也沒吱聲。沒過幾天,他給我送來了一塊語音報時的電子錶。 ”說到這,李大爺哽咽了,“盲人看不到時間又不好意思老去問別人,很多時候特尷尬,沒想到小翁子能這麼上心。 ”
在李鐵山家裏,還有一樣寶貝——一輛組裝的三輪車。 32年裏,它的零件換了一茬又一茬,根本看不清生產廠家。車子的新舊程度李鐵山說不清,但他能準確地說出零部件的來歷。“首任片警小臧給換的輪子,第二任片警小張給換的車條,第三任片警小師子給換的大梁,第四任片警小姜給換的鏈條,還有小翁子給換的車座。 ”撫摸着三輪車,李大爺說,“雖說它生鏽了,可我捨不得扔,它是民警們愛的傳承啊! ”
正說着,原社區主任賈淑芳來了,“老李,聽說你胃不舒服,這是偏方你試試。 ”見到有記者在,70歲的賈阿姨說,“可得好好表揚表揚片警們,這麼些年片警換了一撥又一撥,但他們冬天給盲人掛窗簾,夏天給盲人安紗窗,又買米又買菜的,真叫一個周到。 ”
□本報記者/明紹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