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報10月10日訊(記者趙鬆剛通訊員張麗娜)10日,記者從濰坊市12315申訴舉報指揮中心得知,隨着十一期間快遞的增加,快遞變“慢遞”、丟失、損壞等投訴上升,國慶7天假期,濰坊市工商局12315申訴舉報指揮中心共接到消費者諮詢、申訴、舉報電話總數426個,平均每天60多個。
6日,市民劉先生反映,十一期間,他在網上花了100多元訂購了一件秋天穿的外套,並選擇了快遞進行運送。劉先生說,按照往常的時間,一般兩天之內就能夠發到他的手上,最多也不會超過3天,可是,一個多星期過去了,仍舊沒有接到收取包裹的電話,也沒有快遞公司的工作人員寄送包裹。
情急之下,他在網上搜索包裹的運送過程,發現包裹早在5天前就已經到濰坊了。然而,快遞公司卻解釋,他們根本沒有收到劉先生的包裹,至於包裹去哪裏了,他們也沒法給予合理的答覆。劉先生只好找到相關部門諮詢,尋求幫助。
記者發現,隨着十一期間快遞數量的迅猛增長,快遞的問題也開始逐漸的凸現出來。在12315申訴舉報指揮中心投訴的記錄中,不少有關於快遞公司的投訴,主要問題集中在快遞包裹運送不夠及時,寄送包裹在運送過程中出現了損壞,包裹運送過程中丟失等問題。
另外,十一期間,家用電子電器投訴仍佔主流,主要諮詢家用電器尤其是手機的三包規定,購買家電的發票開具問題以及送貨安裝時間問題。其次的投訴集中點是日用百貨方面,主要諮詢國家法律對於服裝、鞋類的三包規定,涉及產品無質量問題可否要求退換、如何確定質量問題、鑑定時間等方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