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近日,發生在上海、江西等省市的多起中小學生輕生事件震驚了社會。儘管學生自殺原因大多有待明確,但其折射出心理健康問題向中小學生這一低齡羣體蔓延的趨勢,引起了人們對教育理念和方式的反思。是什麼造成了這些讓家長、社會心碎的悲劇,是什麼讓剛開始萌芽的鮮活生命戛然而止?
“死了就不用寫作業了”
孩子輕生爲哪般?
10月9日凌晨,上海浦東新區雲臺路的一個居民小區內傳出了噩耗。一名年僅11歲的男孩從該樓13層消防通道北側窗戶墜下,被發現時已經死亡。雖然孩子究竟因何走上絕路仍在進一步調查中,但鄰居透露孩子在外面參加補習班挺多,經常很晚回家。
就在2011年開學前一天,上海浦東一名女中學生將手機和書包等物品留在張楊路桃林公寓2號樓的樓頂,隨後自殺身亡。
“死了就不用寫作業了。”這是9月20日江西九江市廬山區賽陽鎮中心小學3名學生相約跳樓自殺的倖存者說出的心聲。這段視頻在網上被披露後,引起了社會強烈反響。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由於學生、家長、學校對作業多少的問題說法不一,3名學生跳樓的真正原因一時很難確定,但這一事件暴露出學校教學、教育方法確實存在問題。
網友聽聞此類事件後一片唏噓。一網友說:“這些孩子是怎麼了?中國年輕一代多是獨生子女,因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不同,心理承受能力不如年長一輩。看來學校‘減負’、素質教育的功能還流於形式。”記者瞭解到,大多數人覺得孩子自殺的原因儘管複雜,但往往與心理壓力和教育不當脫不了干係。
壓力重重
中小學生心理問題高發
專家表示,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高發的現象已不容忽視。社會轉型、競爭壓力、父母過高期望、學生心理調節能力差等原因,使中小學生髮生心理疾患的人數出現增加趨勢。
《中國少年兒童十年發展狀況研究報告(1999-2010)》提供的數據顯示:10年來,我國中小學生睡眠時間持續減少,厭學、焦慮、敵對、敏感、抑鬱、偏執等心理問題在中小學生中屢見不鮮。
上海市教委日前發佈的《上海市中小學生安全情況報告》中也提示,心理問題很可能影響學生安全。據統計,上海中小學生自殺死亡人數呈上升趨勢,2010年全年自殺死亡學生8人,初中學生2人,高中學生6人,比2009年增加2人。其中,因與家長髮生爭執或不滿意家長教育方式而自殺的6人,因情感、學業壓力等原因自殺的2人。
專家呼籲學校必須把“減負”和素質教育的理念落到實處,用健康教育理念滋潤快樂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