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Q:我家寶寶3週歲了,特皮,老愛扔東西,玩着玩着就會拿手上的東西打人,也總愛咬人,一沒注意就往你身上咬,總叫他不可以這樣,可他就是不聽,還嘻嘻哈哈!跟他說他不聽就被我打,打過後他還是老樣子,爲此我真的好頭疼。
A:你的寶寶動手“打人”的內在原因是模仿習得。0-3歲孩子最重要的學習方式就是模仿。你對他用“打”的方式,這本身就是一個不好的示範。你是孩子學習的“鏡子”,他只習得你打人的行爲,並不具備能力分析你的“打”有什麼含義。這樣他只能學到,如果交流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通過“打”來解決;同時你“打”孩子,對他的心理造成的陰影會印刻在他的潛意識裏無法抹去。將來,會造就出這樣個性特徵的他——經常覺得自卑、無用和不可愛;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必須依靠別人的人;覺得自己生存的權利取決於對別人的重要性;常做出不恰當的道歉。
建議:
1、斷絕模仿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言傳身教的影響和重要性無需我在此多言,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以前有打過孩子的,先反省自己,覺得是該跟孩子道歉的,就用“擁抱法”來爲孩子減壓和減輕心理的傷害:把孩子擁在懷中,跟孩子真誠地說出自己的歉意,並告訴他你會感謝他原諒你,最後一句是“我愛你寶貝!”
2、學會運用“123法則”來鼓勵和讚賞孩子。當孩子有不良行爲,請運用“123法則”:
“1”是第一步用一分鐘表達自己對他行爲的態度,如:“寶貝,你把玩具扔壞了,媽媽很生氣!真的。”
“2”是第二步用一分鐘的時間來跟他溝通、探討和總結,還可以用什麼方法來做呢?有什麼方法更好呢?
“3”就是第三步用一分鐘的時間來鼓勵和支持孩子改正,嘗試好的方法,對孩子的改變給予鼓勵和讚賞。
黃繹霖(嬰幼兒專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