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把現有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內部分置爲社區醫療服務中心和社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濱海新區在全市首創了社區醫療衛生體制改革,讓分置的兩個中心各司其職,社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做好18項公共服務,強化預防保健工作和基本醫療服務;而社區醫療服務中心則做大醫療,讓居民小病不出社區,看病享受藥品零差率。
社區醫療和公共衛生各司其職
根據《濱海新區社區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現有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將分爲社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和社區醫療服務中心。公衛中心強化預防保健工作和基本醫療服務,社區醫療中心做好專科醫療和特色醫療。濱海新區衛生局疾控處劉洪新處長介紹說,分置前的社區衛生中心公衛和醫療混合在一起,往往容易出現重醫療輕公衛的情況,這給解決“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帶來了障礙,少數醫務人員也容易在利益的驅動下,對由政府埋單的18項公共服務“不上心”。將公衛和醫療“分家”其實就是爲了各司其職,更專心地做大醫療和公共衛生。
今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現有的中醫科、皮膚科、糖尿病科、五官科、精神病科、病房等專科醫療、特色醫療科室全部劃分到社區醫療服務中心。將天津市規定的全部18項社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和基本醫療科室劃分到社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其餘的社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可以在有條件的社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開展。
目前,新區現有10個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除4個拆遷新建的單位以外,今年開始,將陸續把新港街、于家堡街解放路以及其餘4個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分置爲社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和社區醫療服務中心。分置後,新港街社區醫療服務中心和于家堡街解放路、三槐路社區醫療服務中心由第五中心醫院在業務技術上實行一體化管理,向陽街社區醫療服務中心由塘沽中醫醫院在業務技術上實行一體化管理,漢沽街社區醫療服務中心由漢沽醫院在業務技術上實行一體化管理,大港社區醫療服務中心由大港醫院在業務技術上實行一體化管理。而各社區衛生服務站均由分置後相應的社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管理。
社區醫療人員到大醫院輪崗培訓
“社區醫療衛生體制看似與大醫院無關,我們卻用一個結合點,讓兩者密切聯繫,解決社區看病沒有好大夫的問題。”劉洪新說,這就意味着,大醫院將成爲社區醫療服務中心的“輔導員”、“培訓站”。大醫院要加強對社區醫療服務中心的業務技術一體化管理,目前各管委會正在研究制定大醫院對社區醫療服務中心的管理辦法,引導大醫院調整內部組織結構,強化對社區醫療服務的業務管理工作,提升社區醫療服務中心的技術水平。今後社區醫療服務中心特色醫療將納入大醫院發展規劃,大醫院選派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定期到社區醫療服務中心工作。
爲滿足社區居民的醫療需求,根據社區醫療服務中心的專科特色,大醫院將建立相關專業醫務人員在社區醫療服務中心執業的管理機制,在人員、技術等方面支持社區醫療服務中心發展專科醫療和特色醫療,逐步形成國醫堂和糖尿病、高血壓、腦卒中社區防治指導中心等特色醫療服務。社區醫療服務中心選派優秀骨幹,分期分批到大醫院輪崗培訓,提高專科醫療技術水平。推行大醫院和社區醫療服務中心檢查、檢驗項目共享,檢查申請單及報告單統一使用,增強社區的醫療服務能力,拓展醫療服務範圍。健全雙向轉診制度,加強社區康復病房建設,積極推進在大醫院住院的患者病情穩定後及時轉診到社區康復治療。
社區能看專家號藥品實行零差率銷售
分置後,社區醫療服務中心(二級以上醫院除外)和社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均執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保起付標準和報銷比例。配備和使用《濱海新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基本藥物目錄》內的藥品,並實行零差率銷售。“除了看病費用便宜,還將大醫院的專家引進了社區,帶動社區醫療水平,這是配套改革中的最大亮點。”劉洪新說,在公立醫院配套改革中,將制定大醫院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在晉升職稱前到社區醫療服務中心工作的管理辦法,鼓勵大醫院專家到社區醫療服務中心執業,快速提高社區醫療服務中心技術水平。
爲了讓居民小病不出社區,在社區能看到專家號。居民看病免收在社區就醫的普通門診掛號費、減收專家門診掛號費,以補貼的形式降低患者在社區醫療服務中心住院醫保報銷起付標準。同時,社區醫療服務中心轉診到一體化管理大醫院的患者,在大醫院享受預約專家門診、預約住院等服務。此外,未來3年裏,濱海新區還將全面推進社區醫療服務中心、社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和社區衛生服務站的標準化、規範化、人性化建設,爲羣衆提供方便、快捷、滿意的就醫環境。記者王祖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