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報記者申東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興慶區環衛工人朱豔英,在工作中被一輛農用三輪車撞倒身亡。事情發生一月有餘,因善後問題尚未解決,朱豔英的遺體仍停放在殯儀館內。據銀川市環境衛生管理處提供的數據顯示,近5年,銀川市共有11名環衛工人在作業中因發生交通事故意外死亡,30人不同程度受傷。
據興慶區城管環衛綜合執法北局執法大隊副大隊長於興旺介紹,朱豔英在清掃崗位工作了多年,但是都屬於臨時工性質。不僅是朱豔英,在興慶區城管環衛北局,600多名清掃環衛工人均屬於臨時工性質,其中在清掃崗位工作10年以上的有200多人,工作20年以上的佔到了總人數的五分之一左右。因爲臨時工性質,他們沒有簽訂相應的勞動合同,許多人的勞動保險都欠繳。
目前銀川市共有一線環衛工人3000多人。根據工作要求,早班負責清掃作業的工人,要求凌晨4時就到崗,風雨無阻。惡劣天氣下作業,也大大增加了環衛工人作業的危險係數。爲保障環衛工人生命安全,銀川環境衛生管理處要求環衛工人在雨雪天氣時最好避免到危險路段清掃,以保障自身安全。
據於興旺介紹,他們瞭解環衛工人的辛苦及沒有保障這種實際情況。早在四五年前,他們也曾對轄區的一線環衛工人進行了摸底調查,希望能爲符合一定年齡條件的環衛工人簽訂勞動合同,補繳相應的保險金。摸底調查顯示,轄區35歲以下的女環衛工人及45歲以下的男環衛工人共有260多人,其他的工人年齡偏大,有些甚至超過60歲無法補繳養老保險。但就是這260多人,從簽訂合同後開始繳納15年養老保險也需要一大筆經費,更別說是補繳了。他們曾經也向當地政府部門打過報告申請經費,但是一直沒有音訊。
於興旺說,這些年遇到環衛工人出了事,只能協商解決。新的《工傷保險條例》將事業單位納入保險範圍,事業單位的職工和僱工,均有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權利,工傷死亡補助標準也在提高,但是,環衛工人卻一直沒有保險。
《法制日報》記者瞭解到,爲了更好地保障環衛工人的利益,近日,銀川市西夏區在銀川市率先作出嘗試:爲轄區435名一線環衛臨時工補繳並繳納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醫療保險及生育保險共計680多萬元,今後每年需繳納的400多萬元費用也將全部納入政府預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