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破解民間借貸難題需要建齊水庫、水渠和閘門
——浙江省委書記趙洪祝談中小企業資金鍊
新華網杭州10月23日電(記者何玲玲、章苒)浙江省委書記趙洪祝21日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浙江省正有條不紊地推進各項舉措幫扶中小企業走出困境。對於當前民間借貸風險處置,趙洪祝認爲,應建立起“水庫、水渠和閘門”,疏導爲主,趨利避害。
“處理民間借貸問題也如同治水一樣,應該以疏導爲主,趨利避害。比如建水庫,把它積蓄起來;建渠道,引導它有一個正確的流向,到需要去的地方;建閘門,需要的時候把它放進來,不需要時就關起閘門。”浙江省委書記趙洪祝說。
趙洪祝說,今年以來,浙江一些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受多重因素擠壓,生產經營面臨困難,一些地方發生了少數中小企業關停和個別企業主出走事件。
“這次一些中小企業關停之所以造成一定的社會影響,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民間借貸特別是高利貸成爲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這暴露出民間借貸存在着資金流向監測困難、風險隱患難以掌控、債務糾紛容易產生等問題。”趙洪祝說,“這就要求我們進一步規範民間借貸活動,加快相關方面的體制機制改革,引導民間借貸健康發展。”
趙洪祝說,用好管好民間資金,需要從四方面着手:
一是提高對民間融資的監管水平。要構建民間融資風險預警機制,做到提早掌握情況、提早預警風險、提早採取措施。
二是合理引導民間資金的流向。民間借貸風險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許多借貸資金脫離了實體經濟和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要引導民間融資資金通過集約化管理的方式,流向初創期企業、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和個人創業的短期資金週轉,以及成長型骨幹企業的股權、債權投資。
三是加快地方金融創新。重點打造浙江“中小企業金融服務中心”和“民間財富管理中心”,爭取使浙江成爲“中小企業投融資先行區”和“民間資本投資高地”,把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和民間資金投資難問題一併考慮、一起解決,促進浙江民營經濟與民間資本的有機融合,推動民營企業健康發展。比如,加快推進溫州金融集聚區建設和溫州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試點,努力爭取國家試點政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