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私家講述
天津網訊 城市快報記者李寧金秋10月,收穫的季節。可是生活在城市裏的人們,對秋風蕭瑟的感受遠甚於收穫的喜悅。然而,當他們離開市區,來到田間,一眼望不到邊的莊稼和瓜果梨桃映入眼簾時,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從他們心中滋生,就像晉人發現了桃花源。

津城採摘路線圖
每次到達採摘地,姚秀蘭都有這種感覺。前不久,兒子開車載着她和老伴、兒媳、三歲半的小孫女,一家五口前往東麗區呼高莊採摘。經過東麗湖後不久,車開上了一條土路,姚秀蘭坐在後座,抱着孫女,覺得感受車在路上的顛簸也是一種樂趣。
現年63歲的姚秀蘭家住河西區,從小生活在城市裏,從沒去過農村。兩年前,當她和家人自駕前往大柳灘的萬畝果園時,一路上,10月的習習涼風夾雜着泥土和各種水果的芳香從車窗的縫隙中鑽進來,一眼望不到頭的蘋果、梨等水果在樹上搖晃,就像一幅連綿不絕的豐收畫卷在眼前延展。
那是姚秀蘭的第一次採摘之旅,那種景觀帶給她的震撼比採摘的收穫更讓她印象深刻。自那之後,每到金秋時分,姚秀蘭常和家人一起走入採摘園。去年,她和姐妹幾人去了薊縣,採摘之餘體驗了農家院的歡愉,而後,在報紙上看到水高莊園開放的消息,也立即安排時間前往,想不到還碰上了親戚。人越多,話越多,情緒越高,去採摘的日子,時間總是過得飛快。
宣稱自己“愛玩”的姚秀蘭其實還很“潮”,制訂採摘計劃之前,會通過網絡查看網友對採摘地的評論,然後她驕傲地發現自己去過的採摘地評價都不錯。然而,她最滿意的採摘地,還是今年去的呼高莊。
“馬路的一側是大棚,棚上寫着裏面的蔬菜品種和技術員的名字。黃瓜、西紅柿、長豆角、茄子、青椒、甜瓜、南瓜……但凡市面上有的蔬菜,都能看到。那兒的茄子有些發白,技術員介紹說是因爲沒打農藥,我摘了些,回去一嘗,居然是甜的;長豆角從架子上耷拉下來,綠油油的讓人愛,我三歲半的小孫女一大把一大把地摘……根本不用挑,都長得倍兒好,而且不比市面上貴。”說起採摘的經歷,姚秀蘭的語氣裏透着歡樂。
採摘地農民的樸實也讓姚秀蘭印象深刻。在蔬菜大棚裏,農民一直笑着說“摘下來看着不好,不要都沒事”,在馬路另一側的葡萄園,主人居然允許邊採摘邊吃。那天,姚秀蘭一家五口,摘了20斤葡萄還嫌少。
“置身於那樣的環境,能讓人忘記所有的煩惱。我在採摘園裏遇到的所有人,幾乎都哈哈大笑着。”姚秀蘭分外享受採摘園中一家同樂的感覺。同時她提醒帶孩子去採摘的家長要照顧好孩子,別讓樹枝絆倒或者碰到,並且想跟所有的人說——千萬別糟踐採摘園裏的東西。
爲了方便市民選擇適合自己的採摘地,本報以市區爲中心,分區域介紹天津規模較大且有人氣的採摘地,供有采摘計劃的市民參考。其中,北部的薊縣和西部的西青區是採摘集中地。另外提醒,非大棚種植園,時令不同可供採摘的物種不同,同一物種因氣候影響,採摘開放的時間也有可能調整,所以採摘前,最好能聯繫採摘地,以防有變。
責任編輯: 樑婷【 大中 小】 分享到:
[進入論壇] 更多關於 天津;採摘;盤山柿子;沙窩蘿蔔;路線圖;愛玩
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