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住在朝陽區六裏屯北里的居民們一提起12號樓的夏華洲,都挑大拇指稱讚:“家裏電器壞了不用到處找修理點,送到夏老師那兒,一準兒能修好。”這不,每天在家爲街坊們免費修電器,成了夏華洲每日必做的功課。
自畫百張家電電路圖
夏華洲今年71歲了,家中的書房和陽臺就是他的工作間。“這是14號樓的鄰居拿來的壞熱水器。這是13號樓鄰居送來的錄音機。”擺弄着桌上的舊電器,老人的話多了起來。
“退休前我是搞電腦控制的,有些基礎。”鄰居們送來的每一件電器,夏華洲都反覆琢磨。每拆開一個電路板,他就用電腦畫出電路圖。在他的書櫃裏,整齊地羅列着上百張電路圖,這些都是他自己慢慢摸索出來的。“電器說明書肯定不會把電路圖也畫出來,畢竟這是人家的商業機密。”對於像電熱水壺一類的小家電,只消一天的工夫,夏華洲就能把它的電路圖畫出來。而對於大一點、結構複雜些的電路板,他花費的工夫就多了。
在夏華洲的書房裏擺放着兩臺電腦,一臺是老式的586,這是他專門用來畫圖的,另一臺則連着網絡,用於查找關於的電器信息。
修好門禁成了社區名人
“原來就是親戚朋友知道我有修電器的愛好,鄰居們並不知道我有這特長。”夏華洲說,2009年,因爲小區門禁頻頻發生故障,每次一兩個門單獨保修,維修公司不能很快修好,因爲夏華洲的老伴王玉清是樓門組長,熱心腸的她便將修門禁的任務攬給了老伴。
經過兩天的研究,夏華洲不僅將門禁和對講系統的電路圖畫好,還認真研究了門禁系統的軟件程序。看到缺少相關的零件,老人就自己坐車去中關村買。經過一天的修理,壞了的門禁終於修好了。
這次“一展身手”後,找夏華洲修電器的鄰居多了起來。電吹風、手電筒、掛鐘、老式錄音機、充電器、縫紉機、烤箱……一件件舊家電在老人手中“得以康復”。“有的物件因爲具有紀念意義,老人們想留作收藏。”端詳着手中的這臺老式磁帶錄音機,夏老說,這是鄰居的老伴出國時從國外帶回來的,用了幾十年後,因爲帶動磁帶的橡膠皮老化,導致運轉不正常。由於這些零件早已停產,夏華洲只好找來橡皮筋來代替。
正是因爲老人的盡心盡責,即便有鄰居搬了家,也會把家電專程送回夏華洲這裏來修。“13號樓一位鄰居搬到北太平橋,前些天,他竟然坐了1個多小時的公交車,把電餅鐺送來讓我給看看。”看着老鄰居信任的目光,夏華洲說:“我一定會繼續修下去。”
本報記者李環宇文並攝J0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