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被網友稱爲“巨型光棍節”的2011年11月11日眼看就要來了,對此表示關注的不僅是單身男女,還有廣大男女的父母。子女的婚事,從來都是父母的心事。多年前姜昆曾在春晚說過一個相聲叫《着急》,裏面有這樣一段:兒子上學時早戀,當父母的很着急;可後來年紀大了一直找不到對象,父母更着急。可見,甭管早戀還是晚戀,都夠父母操心惦記的了。從前,只要孩子在學校裏談戀愛,從父母到學校到社會輿論,都是一邊倒地禁止和批評,所謂“學生就是以學爲主”“談戀愛會耽誤學習”等言論向學生們撲面迎來,只能讓愛情剛生出萌芽的男生女生們悄悄進行“地下情”。然而,最近,一項針對大學生進行的婚戀調查結果顯示,多數父母不但不反對子女在大學期間談戀愛,有條件的父母還主動提供“戀愛經費”,而發生這樣變化的原因,竟都是如今越來越龐大的“剩男剩女”大軍給鬧的。
從“不許談”到“要你談”
中國人做事講究“居安思危”“防患於未然”,如今,這樣的觀念竟然也表現在父母對子女戀愛的態度上。
父母張羅着給子女相親的情景也很常見,但這樣的事情一般都發生在大齡未婚男女身上,正在象牙塔裏的學生們很少受到父母這樣的“待遇”,有些學生儘管情竇初開,但在父母面前也遮遮掩掩,既怕父母反對,又怕橫加干涉。如今,學生的觀念越發開放,尊崇“有愛就要大膽說出來”,而與其一同開放的,還有父母對子女戀愛的態度。
近日,一項以大學生爲主體的“現代青年婚戀觀”調查結果發佈。在這項來自1200名在校大學生的最新調查中,既顯示了學生們的婚戀觀念和趨勢——如初戀多在初中、對同性戀保持寬容、對財產確認更加理性等,還有來自父母的觀念和行爲調查。結果顯示,對待大學生戀愛,有50.7%的父母不加干涉,非常支持的佔8.4%;比較支持的佔19.8%;不太支持的爲16.7%;明確反對的,則只佔4.3%。
這項全新的調查結果讓衆人“眼前一亮”,隨即也引起了微博上的關注和評論。一位網友在微博上描述了自己的經歷:她剛剛上大二,母親就整天打電話催她抓緊找男朋友,並在最近下了最後指示——如果找不到男朋友,今年寒假就別回家了。這位網友無奈苦笑,稱“從‘不許談’到‘要你談’,父母的態度變化快”。
除了不干涉和支持,如今的父母還對學生談戀愛給予實際支持。同樣是來自調查的結果顯示,由於當前父母對於學生戀愛採取支持或者默許的態度,因此,一些學生會得到父母資助的“戀愛經費”。調查中,有21.5%的受訪者表示,會得到父母資助的戀愛費用。其中,有接近44%的受訪者每月會得到200元到500元的家庭“資助”,比例最高;200元以下的爲20%,位居第二。
衆議
大學談戀愛,你被父母鼓勵了嗎?
本來,在號稱“史上最牛光棍節”前夕,人們談論的都是大齡青年如何在光棍節“脫光”的問題,但這樣一份調查的出爐,讓大家隨即把關注的熱點轉移到了在校學生身上。原本他們風華正茂、青春無敵,即便單身也前景無限,暫時還不存在被“剩”的問題,但日益壯大的剩男剩女大軍首先讓他們的父母產生了“危機意識”,還沒等他們自己行動,來自父母的催促已聲聲傳來。如果說大齡青年在被父母催婚,那麼一些在校大學生則被父母“催戀愛”,於是,網絡上就出現了衆人“吐槽”,講述被父母鼓勵談戀愛的故事。
故事一 回家第一句:“找對象了嗎?”
“上高中時,放假回家我媽第一句總是問我:‘餓了吧,你想吃啥?媽給你做去。’可自從我上了大學後,這回家第一句就不再是來自母親大人的噓寒問暖,變成了‘回來了,你找對象了沒?’真是沒辦法,我氣都沒喘勻呢,就得到這樣的問候。我今年國慶放假都沒回家,因爲沒找男朋友,怕無顏面對家中父母。”
這是一位名爲“面朝江東”的網友最新發布的微博,這也引來了有相同經歷的同學紛紛“吐槽”,一位網友說,國慶放假,父母打電話過來,對她的戀愛做了“明確指示”,並嚴肅警告她,不趁大學時找個合適的,將來必定做“剩女”。
故事二 大學人才多,挑個“潛力股”
爲人父母,當然希望子女能選個稱心如意的人生伴侶,雖說現在不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了,但他們依然要不斷地給子女意見,生怕他們錯過了幸福。
一位剛剛升入大學的“90後”在微博裏說,臨上大學前,父母除了囑咐在學校好好學習、照顧好身體外,還特別交待他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趁早找個“好的”,“媽媽說,你們學校是重點大學,學生都是尖子,一定要在這四年裏找個好的,要人好、身體好、頭腦好,不僅僅要‘績優股’,還要‘績優股’和‘潛力股’兩種素質具備。”
故事三 愛情要成功,先要初體驗
與大多數父母的想法相比,網友“黎明破曉”的父母鼓勵兒子談戀愛的原因很另類。在他們看來,凡事都是先經歷風雨,而後才能看見彩虹,在談戀愛方面也是如此,如果不在年紀還小的時候體驗戀愛,那麼等將來着急結婚時再談戀愛,就會影響成功率了,對孩子的成長沒有好處。
微評論
可憐父母心
自從打破了“父母包辦”的藩籬,實行“婚姻自主、戀愛自由”以來,父母就不再是青年男女婚戀問題上的主角。對子女的婚姻,當父母的雖然不再有決定權,但也做不到視而不見、事不關己。畢竟,婚姻是子女的人生大事,子女,又是父母的人生大事。所以,無論現在婚戀觀念多麼開放,無論如今的單身男女有怎樣的婚戀觀,爲人父母者,永遠是對兒女談戀愛結婚這件事最關心的人,原因很簡單——要孩子幸福。
前段時間新生入學時,有這樣一個報道,一位新生的父母在他入學時給了他兩份生活費,其中一份是專門爲他談戀愛準備的。父母的解釋是,他的表哥上大學時,由於舅舅一直強調學習很重要,並嚴禁他戀愛,導致表哥27歲了還沒交過女朋友。有了前車之鑑,父母不想耽誤了自己的兒子。這樣的新聞讓人鼻子一酸,歷來最“望子成龍”的中國父母,在被“剩”的危險下,寧願將子女的學業放在其次,不但在精神上鼓勵,還要在物質上支持。
父母如此急迫的鼓勵和催促,也許不一定能換來子女的幸福婚姻,也許會引來子女的反感,但也請體諒他們,還是那句話——可憐天下父母心。記者蘇莉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