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本報日前刊發了“小小救助卡助老無後憂”報道,爲老人街頭病倒或受傷的施救問題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方法,引發了社會廣泛的反響。許多人特別是老年人,紛紛到救助卡製作者徐驥家中索取該卡、諮詢問題,令他欣喜異常,但這位102歲的老人在供卡和髮卡等方面也確實有些招架不住。
本市九曜工藝品公司聞訊後,從徐驥手中“接棒”,義務承擔了救助卡的設計修改和成批製作。他們在廣泛徵求意見後,對原救助卡的圖案和內容做了部分修改並正式“定型”,使之更具個性化和針對性,還申請了國家專利。目前,新救助卡已製作近萬張,但如何發放卻成爲新的問題。
平均年齡68歲的鄭玉相、侯相國等9位志願者,瞭解到這一情況後,決定再次“接棒”,義務承擔起爲成千上萬需求者送卡上門的繁重任務。
筆者在深入對這“九老”文明志願者逐一採訪後深感,他們這一主動擔當之舉,並非一時衝動。一來他們本身已年逾花甲,對救助卡的意義和效用感同身受。爲他人也爲自己,他們樂於擔此義舉。二來他們以往就多行文明之舉,堪稱文明老人。如今,他們從四面八方會合於新的文明徵程,並在此“亮相”:鄭玉相(河北區15802207518)、侯相國(河東區13672123394)、翟寶會(和平區13820674485)、宋紅武(河西區28242695)、何三才(河西區13820867893)、於學剛(紅橋區26645770)、蔡耀(北辰區15320026762)、金恆敏(西青區13612069874)、王金嶺(薊縣13802013461)。九位老人承諾,有需求老年救助卡者可就近撥打他們的電話,他們將爲需求者送卡上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