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開房門”、“豔照門”、“調情門”……近來不少官員頻頻在微博上“觸礁”。微博從單純的個性社交工具升級成了輿論監督的新平臺……
“以前,老百姓想揭黑反腐,恐怕只是上訪,或找新聞媒體監督。如今,他們會得到這樣的建議:去發條微博吧。”日前,一位名爲“午夜聽風”的網友在微博上發出的感慨,引起衆博友共鳴。
“開房門”、“豔照門”、“調情門”……近來不少官員紛紛在微博上“觸礁”,頻頻出事。微博從單純的個性社交工具升級成了輿論監督的新平臺。
頻頻曝光,
多名貪官落網
如果不是妻子在微博上舉報丈夫嫖娼養情人,朱小紅依然會穩坐浙江省衢州市開化縣國土局副局長的位置。日前,這起親人“微博反腐”事件轟動一時。
筆者瞭解到,朱小紅的妻子林菁7月14日至8月1日,以“夕陽下的秋葉”的網名連發十多條微博,稱自己老公經常在外嫖娼,並長期包養有夫之婦,爲其購車買房。在微博中,她檢舉老公給情人江某購房的錢都是“受賄所得”,甚至絕望地訴說心情:“每天都活得很痛苦,下一個殺人犯會是我嗎?”這幾條微博引起了網民極大關注,迅速被轉發和評論。
隨即介入的當地媒體對此事進行跟蹤報道,並向有關部門求證。很快,衢州市紀委責令衢州市國土資源局紀委和開化縣紀委組成聯合調查組展開調查。經認定,朱小紅的行爲涉嫌違紀。衢州市國土資源局紀委近日表示,目前朱小紅已被免職,正進行立案調查。
今年以來,通過微博曝出的類似腐敗事件並不少——6月,江蘇省溧陽市衛生局局長由於誤將微博當做私密聊天工具,在微博上與一名女子大肆調情。結果,這些記錄都被網友截圖併發到論壇上,引起無數人“圍觀”。溧陽市委常委會隨後召開緊急會議,將這位“微博局長”停職檢查,並取消其黨代會代表資格。
7月底和8月初,雲南、河南兩地先後有官員因微博被曝“豔照門”醜聞,事後查明當事人分別爲昆明市發改委工作人員成某及汝陽縣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田某。前者因涉嫌聚衆淫亂被“雙開”並移送公安機關,後者還在調查。
“這一系列事件體現了微博監督的典型流程。”據浙江省紀委糾風辦的紀檢幹部介紹,一般來說,先是有網友發微博披露某個事實,或某個微博內容引起網友質疑,然後衆網友跟進評論和轉發,相關網絡衍生品(如漫畫、惡搞歌曲)也開始出現,接着在網絡或傳統媒體上出現深度評論和調查,伴隨着微博上不斷“爆料”,一場微博事件就此達到輿論監督的高潮。
官方介入,
更加貼近民心
在這股民間浪潮衝擊下,政府部門也加入了“微博反腐”隊伍。
不少省市開通官方微博,較爲典型的浙江,已經形成省、市、縣三級組織部門全部開通官方微博,這在全國尚屬首例。目前,除一般網民在微博上揭露身邊腐敗行爲外,社會各界包括名人、官員以及黨政機關、公檢司法機關也都在微博上營造反腐輿論氛圍。
“微博作爲一個新型的網絡工具,正越來越被政府部門重視。”衢州常山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夏建軍已發了600多條微博,積聚了4000多位粉絲,他說:“微博上大部分是基層百姓,傾聽羣衆的不同意見和批評,給我們官員提供一個瞭解民意、關注輿情的窗口。”
據報道,重慶市豐都縣檢察院於2010年10月開通全國首個官方“防腐微博”,吸引了10多萬名粉絲關注。該院跟據一位粉絲的評論獲取線索,成功查出當地一家醫院包括一名副院長在內的兩名貪污人員。
而浙江台州椒江區,微博還巧妙成爲傳播廉政文化的一個窗口。
“有一個故事,狼追兔子,狼拼命地跑只是爲了一頓晚餐,而兔子拼命地跑是爲了生命。行賄者送禮,爲的只是他們的一頓晚餐,受賄官員失去的卻可能是自己的生命。”這是一位名叫徐振興的公務員寫的一篇微博,這僅66個字的短文,因寓意深刻、警示鮮明,在近日舉行的椒江區廉政微博創作大賽中獲得一等獎。
“微博已成爲當前一個重要的輿論陣地,我們不能缺位。”台州市椒江區紀委副書記鄭嶽華說,微博雖小,但能凝聚人心,利用好微博,能爲廉政文化建設開闢新天地。
有專家表示,微博反腐,對黨委政府而言,多了一個制約監督權力的平臺;對反腐敗職能部門而言,多了一條獲取腐敗信息和線索的渠道;對腐敗分子而言,多了一種威懾力量;對公衆來說,多了一種便捷監督官員、舉報腐敗的途徑;對廣大黨員幹部而言,則是多了一項自我約束的機制。
謹慎圍觀,
請你別傷無辜
微博反腐的積極意義顯而易見,但對於這新生事物,其自身還存在不少有待完善的地方。
日前,安徽一男子發微博稱“合肥暴力拆遷用麻醉針對付圍觀羣衆”,但據警方調查,拆遷中的麻醉針純屬子虛烏有。儘管這名男子被警方行政拘留10日,但該微博經廣泛轉發後,引起不明真相羣衆的恐慌,擾亂了公共秩序。
“相對於微博的迅猛發展,監管法規一直是滯後的。”有網友提出質疑,在娛樂圈,已經出現有人藉助微博發帖泄私憤,大打口水仗。在反腐舉報中,不排除有些人爲了達到個人目的,故意用虛構事件來抹黑他人,“挖出貪官,固然痛快,但如果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就會誤傷無辜。”
“網絡反腐在爲腐敗官員帶來巨大殺傷力的同時,‘人肉搜索’式的‘追殺’也會產生個人的隱私權與公民的知情權矛盾。”省紀委相關負責人認爲,涉嫌“有罪推定”的微博反腐,一旦把握不好“度”,就易侵犯公民隱私權。
反腐學者、中央黨校黨建教研部教授戴焰軍看來,現在的微博反腐還遠沒有進入法制化軌道,也沒有形成系統和規則。
據介紹,由於有着完善的誠信體系和制度,英美等國對官員私德的監督主要來自媒體,其中不少是網絡媒介。儘管個人隱私在美國受到高度重視,但政府官員的私生活幾乎完全暴露在民衆眼前,一舉一動都會引起媒體和選民的關注。
專家建議,把握好當下“微博反腐”的新潮流,充分利用微博上的海量信息,完善技術,建立一套與時俱進的運行機制,更加主動地展開反腐鬥爭。
成都理工大學廉政與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所長肖雲忠:微博反腐是個新事物,如何做到科學運用,使之發揮作用?一方面需要官員轉變觀念,正確認識微博反腐的意義和價值,不懼怕,不作秀,真正把微博作爲發現、預防、查處腐敗的有力工具;另一方面,還需要學習瞭解微博反腐的相關知識和技能,弄清微博的特徵、傳導機制和過程等學理問題,在操作技能上熟能生巧,在制度上健全,保證微博反腐有序運行,取得實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