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報北京11月6日訊記者郄建榮51家北京被調查餐廳中,有25家公開允許吸菸。這不僅令北京市禁菸規定變成一紙空文,更重要的讓那些不吸菸者飽受二手菸的危害。今天,發佈此項調查結果的環保組織達爾問自然求知社(以下簡稱達爾問)發出“北京早日出臺嚴格法律保護公民健康”的呼籲。同時,有關專家也表示,只升級控煙規定,而不去檢查執行情況,這樣必然嚴重削弱立法約束力。
2011年5月至9月期間,達爾問組織志願者對北京市(以工薪階層消費水平的中餐廳)51家餐廳進行了暗訪調查,其中10家爲全面禁菸、16家爲部分禁菸,25家不禁菸。
達爾問的調查報告稱,沒有禁菸措施的餐廳和部分禁菸(即設吸菸區、室)的餐廳,室內空氣污染程度非常嚴重,其直徑小於2.5微米的顆粒物(PM2.5)濃度平均值均約爲全面禁菸餐廳的兩倍。即在上述餐廳中用餐的顧客,比起在無煙餐廳進餐的顧客,要承受兩倍以上的室內空氣污染。
今年1月6日,由經濟學家胡鞍鋼、公共衛生專家楊功煥等聯名發佈的《控煙與中國未來——中外專家中國菸草使用與菸草控制聯合評估報告》披露,中國共計有7.38億不吸菸者遭受二手菸危害。另一項統計數字表明,中國每年因二手菸導致死亡的人數超過10萬人。中國疾控中心控煙辦李強博士表示,菸草煙霧是室內空氣PM2.5最主要來源之一。科學已經證明,使用通風、空氣過濾等裝置,或在室內設置任何形式的吸菸區,都不能有效防止菸草煙霧的危害。
中國是世界衛生組織《菸草控制框架公約》的締約國。根據公約要求,中國應在2011年1月9日實現室內公共場所、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菸。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控煙法律診所執行主任吉雅傑說,衛生部新修訂的《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已於今年5月1日生效。“雖然一些餐館貼上了禁止吸菸的標識,但是由於沒有對該實施細則進行廣泛宣傳,也沒有部署執法檢查,因此,並未看到新法所帶來的新氣象。”
有關專家說,北京市於1995年出臺了《北京市公共場所禁止吸菸的規定》,2008年又頒佈了《北京市公共場所禁止吸菸範圍若干規定》,擴大了禁菸範圍,但相應的執法並沒有跟上,禁菸規定最終成了擺設。專家認爲,由於控煙規定沒有相應的處罰條款,客觀上也給檢查後的處罰帶來了難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