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報訊(通訊員喻文龍記者江躍中)今年82歲、家住彭浦新村的李老伯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經常感到頭暈、胸悶、心慌等,一直想通過膏方來調理,可一打聽,膏方少則一兩千元,多則四五千元,甚至上萬元。昨天下午,閘北區中醫醫院中醫科主任馬文歡給李老伯“量身定做”開了一劑膏方,只花了800多元。
連日來,來閘北區中醫醫院諮詢、登記要求開膏方的居民絡繹不絕。有的人認爲越貴的膏方越滋補。在開膏方時,要求醫生開野山人蔘、冬蟲夏草、鹿茸、燕窩等貴重藥材。
“膏方的好壞不在價格的高低,關鍵在於療效。膏方只要對症就是好的,有些名貴滋補藥材的作用是可以用普通藥材代替的,藥物只要運用得當,大黃可以當補藥;用藥失準,人蔘即爲毒草。”閘北區中醫醫院院長陳旦平介紹說,實際上,在人體氣血阻礙的基礎上盲目進行膏方進補,往往會適得其反,還有可能產生不同程度的藥傷。家住長寧區華陽社區的張先生患有高血壓,去年在某中藥店開具膏方,方中加入較多的熱藥如桂圓肉、紅參等,一劑膏方四千餘元。進補之後,血壓不降反升。他找到陳旦平。陳旦平發現症狀主要是由於瘀血阻絡所致的,並不是陽氣虧虛,在膏方中加入紅參、桂圓適得其反,建議改用天麻、鉤藤,用黃芪代替貴重的紅參,一劑膏方僅900元左右。
近日,閘北區中醫醫院推出“百姓膏方”,要求醫生辨證精準,用藥合理,只選對症的,不選貴重的。並規定醫務人員的業績與處方價格脫鉤,膏方的總價控制在千元之內,讓居民吃得起膏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