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俯瞰津城樓宇 |
![]() |
| 南京路金皇大廈 |
![]() |
| 友誼路中銀大廈 |
![]() |
| 小白樓中央商務區 |
![]() |
| 南開、和平及河北區樓宇 |
![]() |
| 泰安道五號院建築羣 |
天津北方網訊:服務業發達與否,標誌着一座城市發展質量的高低。市第九次黨代會以來,本市服務業瞄準高端,苦練內功,尋找到一條與天津城市發展定位相匹配的發展模式,綜合效益日益顯現,在推動天津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經初步覈算和國家統計局評估審定,今年前三季度,本市第三產業增加值達到3500.50億元,增長14.6%,佔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43.72%。
運輸、旅遊、會展等傳統服務業穩步發展
今年以來,本市不斷調整優化三次產業結構,服務業成爲帶動經濟發展的新亮點,其中傳統服務業穩步發展,不但豐富了城市的功能業態,更滿足了市民的需求,顯著提升了津城百姓的生活幸福感。數據顯示,在運輸業方面,今年前三季度,港口貨物吞吐量達3.35億噸,增長12.1%,集裝箱吞吐量856.30萬標準箱,增長16.1%;批發零售業方面,銷售額達15173.47億元,增長33.1%;旅遊業方面,接待入境旅遊者152.3萬人次,增長19.6%,接待來津旅遊觀光的國際豪華郵輪25艘;會展業方面,舉辦津洽會、融洽會等大型展會132個,創造會展直接收入4.5億元,服務業支撐點顯著增加。
金融、創意、樓宇等現代服務業勢頭良好
現代服務業持續發展,推動津城逐步成爲物流、人流、資金流、信息流的重要集散地。今年前三季度,服務業實際利用外資51.92億美元,增長17.5%,佔全市的54.6%。新興金融、文化創意、樓宇、服務外包等發展勢頭良好。其中,69家小額貸款公司開業運營,成爲小微型企業信貸資金的重要來源;國家動漫產業綜合示範園投入使用,註冊企業已達240家,動漫產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服務外包執行金額(離岸)2.37億美元,增長1.8倍;納入稅務監管的279座樓宇實現稅收111.7億元,增長49.3%。
“十二五”期間重點發展生產性服務業
“十二五”期間,本市將推動服務業發展實現新突破,把發展服務業作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重點和主要經濟增長點,重點發展生產性服務業。進一步做大做強金融業,集聚金融機構,拓寬融資渠道,推進多層次金融市場建設,加快構建與北方經濟中心相適應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大力發展與現代製造業密切相關的服務業,積極發展現代物流業,增強中轉、配送、採購功能。積極發展生活性服務業,完善商貿流通體系,提高商業服務水平,着力打造津灣廣場、泰安道地區、文化中心等現代商業集聚區,建設改造一批特色商業街,進一步繁榮市場。加快旅遊業發展,做大“近代中國看天津”旅遊品牌,建設一批重點旅遊項目,促進文商旅融合發展,努力把旅遊業培育成支柱產業。積極發展家政、養老等社區服務業。大力發展新興服務業,引進培育知名品牌,推動信息諮詢、研發設計、服務外包、文化創意、會展經濟、總部經濟、樓宇經濟等新興服務業加快發展。到2015年,服務業增加值佔全市生產總值比重達到50%。
以總部經濟、高端服務業爲主要經營業態的高端樓宇如雨後春筍般成長,涌現出一批“億元樓”,成爲“立起來的開發區”——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市第九次黨代會以來,特別是自本市開展“互看互比互學”活動以來,本市謀求內涵式發展道路,以總部經濟、高端服務業爲主要經營業態的高端樓宇如雨後春筍般成長。一座座高樓大廈,不但豐富城市景觀,更成爲一個個“立起來的開發區”,吸引越來越多業態先進的企業和機構入駐,集聚形成倍增效應,培育出一批稅收超億元的“億元樓”。截至目前,全市各區縣正在運營和準備運營的商務樓宇近300座,入駐企業13157家。今年前三季度,納入稅務監管的279座樓宇實現稅收111.7億元,增長49.3%。初步估算,年內全市的“億元樓”將增至33座。
友誼路:金融服務業聚集區
友誼路沿線的金融服務業聚集區已經基本形成,截至目前,200公頃的區域內,共彙集銀行、保險公司、證券營業部等金融企業71家,其中地區總部型金融機構達48家,集聚了全市80%以上的內資銀行分行。產生的金融服務業增加值佔全區生產總值的30%以上。
南京路:服務業“金三角”
截至目前,本市中心城區已經形成了以海河、南京路、友誼路爲核心的三條億元樓宇發展“主動脈”。其中,以金街、五大道、金融城爲支點,南京路爲中軸,合圍出一個面積約爲5.6平方公里的現代服務業發展“金三角”,這個區域目前已有超過60座高端商務樓宇。
“津塔”項目是其中的重要代表,目前已經有30餘家世界知名企業簽約,未來的津塔,將成爲稅收超過10億元的樓宇。在此基礎上,天河城、恆隆廣場、現代城二期、和記黃埔這四大商業商務樓宇也正在緊張建設中,2013年前後將全部完成建設並投入使用,進一步壯大“金三角”規模。
海河沿線:高端樓宇林立
海河沿線14公里共彙集了大量高端商務樓宇項目,其中僅河北區就在轄區內4.8公里長的海河東路沿線,打造商務樓宇經濟羣,引進總部經濟、高端商務、航運物流、電力配套、中介服務等現代服務業,目前總投資282億元、建築面積達321萬平方米的31個項目中,已有21個項目建成,載體面積125萬平方米。
94個樓宇3年衝億元
本市推出首批94個重點支持發展的“億元樓”項目,這94個項目中,65個位於中心城區,29個位於其他區縣。本市根據這些樓宇的基礎條件、發展定位和發展目標,明確“億元樓”成長時間表。根據初步估算,2011年至2013年期間,這些商務樓宇的納稅總額將分別達到51.3億元、86.1億元、134億元,其中今年將有9個樓宇成長爲“億元樓”,2012年達到再新增加29個,2013年全部成爲“億元樓”。而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至8月份,全市94個重點樓宇稅收總額已達59億元,其中20個樓宇實現稅收5000萬元以上,13個樓宇率先步入“億元樓”行列,超額提前完成時間表確定的今年的目標。
在此基礎上,今年全市還投入2.87億元資金,對63座老舊樓宇進行基礎設施的提升改造。無論是大樓外部景觀修建、停車場修建,還是配備內部通訊等設施,都全方位滿足入駐企業的需求。並通過不斷提升物業管理水平,爲企業提供優質高效服務。
“十二五”期間,本市將緊密結合三次產業發展的需求,進一步推動樓宇經濟和總部經濟的發展。積極採取先進的建築技術和管理技術,建設和提升改造一批綠色環保、功能完備、環境優越、服務優良的現代化樓宇,提高甲級寫字樓比重,積極吸引世界500強、國內500強和行業領軍企業來津設立區域性總部,以及研發、營銷、財務管理等職能型總部,聚集高端中介服務業,打造一批“總部樓”、“主題樓”、“特色樓”,形成樓宇經濟發展的集聚倍增效應。
築樓計劃政策發力
“發展樓宇經濟、總部經濟,佔地少、產出多,消耗低、效益高,在‘多’與‘少’、‘高’與‘低’的背後,是天津市以先進業態爲引領,以高新技術爲支撐,追求樓宇經濟內涵式發展的模式,這種模式以高端商務樓宇爲基本載體,以樓宇功能的聚集來凸現功能性板塊,體現經濟要素的效應,擴張城區的輻射力,實現了高端服務業集約化的組合,爲整個城市的發展開拓更加廣闊的空間。調查數據也顯示,1萬平方米商務樓宇的平均稅收貢獻率,相當於同城1平方公里的開發區。”天津中小企業發展促進局局長尉永久在談及發展樓宇經濟的效應時表示。
爲大力發展樓宇經濟、總部經濟,本市今年以來先後出臺並實施推動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一方面,今年4月,本市制定並出臺了《關於促進中心城區加快發展樓宇經濟的若干意見》,其中明確提出支持現代服務業、民營經濟、科技研發企業和中小企業發展等扶持政策;對納入本市重點支持的樓宇項目將按2010年納稅額分爲2000萬元以下、4000萬元以下、7000萬元以下三檔,並予以1000萬元、800萬元、600萬元的財政補貼支持;對三年內引進高端企業和機構新增繳納的營業稅和企業所得稅,按市、區兩級分級分享收入的50%作爲獎勵,用於入駐企業服務方面的支出。撰文劉 超攝影張凱林黃偉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