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日本明治乳業公司宣佈,該公司生產的“明治STEP”奶粉檢測出微量放射性銫,公司決定召回約40萬罐奶粉,進行無償更換。但通過海外代購等非官方途徑購買了明治奶粉的中國媽媽可能享受不到這一待遇,這讓一些媽媽很着急。
日產明治奶粉檢測出微量放射性銫,日本計劃在本土召回40萬罐。這個消息不僅讓日本人恐慌,中國市場也引起一片悸動。因爲明治奶粉也是很多中國媽媽的選擇,遺憾的是,恐怕目前中國市場還難享受到退回更換的待遇。
原因在於,中國市場銷售的明治奶粉,並非產自日本本土,而是在澳洲生產,因此不在召回之列。問題是,有很多中國媽媽是通過網購途徑購買的明治奶粉。隨便在淘寶網搜索“明治奶粉”,就能找到數千個相關商品。
明治中國公司表態,網購或海外代購的日本本土產明治產品,是否召回“沒有最新消息”。這意味着網購的明治奶粉遇到了維權黑洞。雖然淘寶網已將所有明治奶粉下架,但中國消費者在短期內恐怕難以消弭維權焦慮。
這也算是信息時代的尷尬吧。網上購物很流行,即便捷又經濟。可以說,網購是一種時尚的情結,也成爲一種生活方式。但明治奶粉的維權難題,給網購者敲了警鐘,在傳統購物和網購模式雙軌並行的市場語境下,傳統途徑生產、購銷、救濟、維權,有一套完備的體系,可以實現全過程的無縫流轉。但網購途徑,目前只實現了信息載體上的物流和資金流的流轉,現實的法治約束、制度規範、監管舉措以及稅賦徵收,都很難覆蓋到網購上。
因此,明治奶粉的維權焦慮絕非偶然現象,而是網購時代的典型難題。將網購納入制度規範的監管中,已是當務之急。現實的難點是,基於網購的特點,不可能把現實世界的那一套市場規範克隆過來,而必須在虛擬空間進行監管上的流程再造。如何流程再造?絕非是基於稅收目的的功利式監管,而是兼顧市場平穩發展、網購者利益和涵養。
以明治奶粉爲例,人們通過網購或海外代購途徑買的奶粉,也應享受召回更換待遇。對此,明治奶粉不能有絲毫的卸責。當然,淘寶網也應承擔一定的責任,在爲消費者維權方面,應主動爲消費者舉證。有關監管方,基於對中國消費者負責的態度,當然也應幫助網購消費者維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