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湄公河重歸繁榮還需時日
|
12月14日,4艘中國商船滿載貨物從泰國的清盛港出發,踏上返程。在四國聯合執法人員的保護下,湄公河的航運秩序恢復正常,但要恢復昔日輝煌似乎還需時日。
目前,關累碼頭十船九空,船長們普遍面臨招不到船員的尷尬,儘管工資已經翻番,應聘者卻寥寥無幾。很多船長和船員都還在觀望,要確保十分安全才會復航。而此前一則“聯合執法船遇襲,3名緬甸籍士兵喪生”的謠傳,更是讓船長和船員們心驚膽戰,跑船的計劃甚至已經推到了春節後。
謠言製造緊張氣氛 船主急盼重回水路
12月12日有傳言稱,湄公河四國聯合巡邏執法船隻遭襲,3名緬甸士兵喪生,半個小時後,儘管該消息立即被公安部證實爲謠言,但仍在留守船員的心中投下了陰影。“以前湄公河就不太平,但從來沒真出過人命,這一次的事情讓船員出航的牴觸情緒比較大。”黃佑明說,他經營一艘商船,原本手下有7名船員,如今就還剩下一個看船的人,其他人都走了,“別的船長跟我境遇差不多,我們給船員的工資已經翻倍了,以前船長一個月五六千元,現在月薪過萬了,還是沒有人願意來。”
停航的日子裏,船長們都跑起了公路運輸,依然是做中國和泰國之間的貿易,從中國的勐臘縣磨憨口岸出關,運往泰國,但公路運輸成本要增加不少。“我主要運水果,把中國的石榴、蘋果、紅提運到泰國,一車貨2000多件,走公路要多花2萬多塊錢。利潤倒沒什麼影響,運得貴賣得就貴。”黃佑明說,“倒不影響我們的利潤,運費貴賣得就貴,但還是希望能用船運,畢竟賣得便宜點貨走得就快一些,往年這個時候是我們貿易最繁忙的時候,就希望湄公河真正太平了,我們能重新跑船。”
航道復開船員難見
12月11日15:00左右,“順安6號”成爲停航2個多月後第一艘駛入泰國境內的中國商船,泰國水警鳴響汽笛,並打出了“歡迎來到泰國”的旗語,完成交接後,泰國水警護送中國船隊駛向港口。
中國商船重新出現得到了沿途各港口的熱烈歡迎,在停航的這段日子裏,湄公河上的貿易顯著減少,老撾、緬甸、泰國3國沿河的各個港口都備受煎熬。根據泰國清盛港的港口統計資料顯示,該港進口貨物中有97.3%來自中國,出口貨物中有43.1%出口到中國。復航的消息對沿途各港來說是極大的利好消息,他們期盼中國商船繼續爲他們帶來財富。
但中國的船長和船員們似乎並不急於出船,有些船長想出船卻因爲找不到船員不得不暫時擱置。“10·5”中國貨船遇襲事件發生後,很多船員都選擇了離開湄公河另謀生路,“我已經回到四川老家了,老鄉幫我聯繫好了去金沙江上跑船,掙得少一點,保命更重要,我家人都指着我養活呢!”船員老許告訴記者,遇襲事件發生一個月後,老許就回了老家。“確實走了不少船員,那件事對大家的震動很大。”瀾滄江船東協會祕書長方友國告訴記者。
留下的船長和船員也顯得十分謹慎,雖然首航的船隊已經出發,他們並不打算貿然跟從。“我暫時沒有跑船的打算,還想再等等看,春節前是不會再出去了,心裏還是不放心,畢竟不可能每艘船都有人護航。萬一出了事,實在賠不起。”湄公河商船船長黃佑明說。實習生顧明君感謝戴振華段金華爲本報提供圖片
| ||